“一、二、三,關閉!”隨著網運部總經理李進與南區局局長周春雨在華亭局二樓機房共同按下AG設備和DSLAM設備的電源關閉按鈕,這個擁有33年歷史的“電話局”華亭局從此告別銅纜業務,同時標志著上海市區局首個“無銅局”正式誕生。
9月5日,南區局華亭局進行拆銅儀式。在華亭局所有用戶全部順利遷改的基礎上,華亭局的AG設備、DLSM機架及電纜充氣設備全部下電,實現了真正的“裸退”。華亭局的整體退銅工作圓滿完成,標志著公司光進銅退工作進入新的關鍵節點。
最后一根電纜緩緩出井
9月5日上午9點,在漕溪北路1200號的華亭局2樓測量室,負責拆銅工作的現場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已經到位。
“現在我宣布,拆銅儀式正式開始!”李進一聲令下,所有人員首先在交換機房對AG設備和DSLAM設備進行下電。隨后,眾人前往測量室,對直列皮束電纜進行拆除。在充氣機室,李進和周春雨共同關閉了充氣機的電源,施工人員使用“液壓鉗”將手臂般粗細的地窖成端電纜剪斷,從配線架上拆卸下來。最后,施工人員進入華亭局大門外的一處窖井,將井下銅纜進行拆除。當一根粗壯的黑色電纜緩緩從井口拉出,拆銅儀式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華亭局整體退銅意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通信行業日新月異,原先的銅纜網絡已經無法承載日益增長的各種各樣通信數據、視頻等一系列信息需求。隨著測量室橫架上最后一根黑白跳線的拆除,華亭局也揮手告別了曾經輝煌的模擬通信時代,同時標志著市區第一個無銅纜局站的誕生。
在市區退銅并不容易,南區局維護中心副主任張熠告訴記者:“南區局的業務復雜,網運部在調研后立即成立專線破冰群,并聯合公司政企部、信網部等部門,為順利完成退銅任務排憂解難。網運部打通了諸多流程,為區局的遷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給用戶一個滿意的方案
華亭局于1985年開通,幾乎見證了上海電信大發展中所有的重要歷史時刻。華亭局地處市中心,用戶結構復雜、商務樓林立、大客戶和重要客戶占比極高,涉及到的業務種類繁多,固話語音、ADSL、ISDN、DDN、模擬專線、民防專線、公安專線……“老古董”類型的產品應有盡有。退銅工作的困難顯而易見。曾經有一段時間,業務遷改流程不通,用戶對光進銅退不理解、涉外賓館難割接等問題,導致退銅工作停滯不前。
田林東路100號是華亭局的轄區,也是某連鎖便利店的所在地。施工人員發現,這家用戶沒有光纖通路的路徑。但是,如果這一家的退銅工作完不成,將會影響到華亭局整個電纜的順利退出。于是,張熠會同維護中心項目負責人傅祥、安裝人員來到現場,對便利店周邊進行了排摸,最終驚喜地發現了一個隱蔽的外線箱。盡管離便利店有一些距離,但至少為光纖通路找到了一條路徑。
就在一切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將光纖從用戶房門上打洞穿入時,遭到了用戶的拒絕。“拒絕的原因在于便利店的門面房沒有任何洞孔,業主不同意在門面房上開洞進線,擔心破壞整個便利店的美觀。”張熠說道。業主的考慮不無道理,當初他們在進行店面裝修時已將店內布線的最佳位置用到了極致,如果此次重新布線,勢必會改變便利店的整體布局。根據用戶裝修情況,項目團隊為其定制了一個專屬方案,即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打洞,配合店里的裝潢在屋內穿線,最終給了用戶一個滿意的方案。施工人員花了兩周時間完成了這家用戶的光改工作,事后,用戶還專門打來電話道謝。
專項小組、黨員攻堅齊頭并進
之所以能夠成為市區局首個無銅局,這與南區人的辛苦付出分不開。
作為退銅工作的實施主體,南區局全局總動員,年初就成立了專項小組。對于一些暫時無遷轉路徑的用戶,維護中心多次協調網運部、IT部、信網部和政企部等相關部門,尋求支撐。項目組成員更是苦下功夫,積極協調各民防、公安等部門,和用戶協商專線遷轉方案,并且和施工人員一起到現場勘查線路,尋找線路遷改路徑。
在細節方面,區局維護中心協同區局各部門召開攻堅會,針對每一根銅纜,每一個號碼,一事一議,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規定完成的時間節點,制定獎懲條例,把退銅任務下沉到部門,落實到個人。退銅工作是一項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工程,區局維護中心成立了黨員攻堅隊,他們下工地、勘線路,和線務員一起到實地尋找遷轉方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華亭局最后一家用戶的遷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