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2022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海電信移動互聯網部資深無線網絡技術支撐陳曉芳榮獲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陳曉芳長期奮戰在上海電信移動網絡優化工作一線。她是中國電信集團無線領域高級專家,曾榮膺上海市勞模、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電信集團勞模及優秀共產黨員、上海電信勞模等稱號。
●陳曉芳也帶出了一支出色的團隊。她的團隊曾榮獲QC國優、國優獎項,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數據集約分析領先獎”“創新優化”一、二、三等獎以及上海市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成果等獎項。
“捕捉看不見的電磁波,讓自己的心跳與樓頂的千千萬萬基站‘同頻’,讓數百萬上海電信移動用戶感知網絡品質,這就是咱們網優人的工作。游弋于程序和數據的世界,奔赴在開通和維護的路上,樂在其中啊。”移動互聯網部網優工程師陳曉芳對自己從事的移動網優工作滿懷著激情和熱愛。
1、24小時隨時待命
“馬上到”“交給我”,這是陳曉芳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通信專業畢業的她,始終奔跑在隨著技術更迭實現技能“自動升級”的路上。為規劃設計好上海電信的移動大網,她自學了編寫腳本和代碼用于數據測試和大數據分析。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她一年有60%的時間在外地出差,為當地開通和維護移動網絡,最長的一次達100天,最苦的當屬那些偏遠地區用土堆起來的機房。見過戈壁,走過沙漠,穿過無人區,遇過沙塵暴,雖然吃了很多苦,但她從未想過離開通信領域,“每次跑通一段代碼,哪怕是很簡單的程序,都會很有成就感。”她熱愛并堅持著。
移動網絡環境復雜、用戶流動性大、業務體驗多樣……這些因素無疑增加了網優工作的強度和難度。在破解用戶體驗感知問題時,需要撥開所有復雜的信令,力圖“復現”當時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并最終確定解決方案。處理疑難雜癥的她,24小時隨時待命。
無論是半夜的緊急投訴電話,還是凌晨的網絡告警故障,陳曉芳都會第一時間回復與處理,第一時間趕往機房或小區。無論出差或休假,甚至從浦西趕到浦東辦事,她從來不敢不帶筆記本電腦,因為任何一個影響用戶感知的網絡故障都隨時可能落到自己的案頭。即便小孩生病需要照顧時,她也不會停下匆匆的腳步。
她說,網優人一直奉行的一句話就是“不唯指標唯感知”,將廣大電信用戶“可感知的網絡品質”作為網優工作的真正目標。
2、捕捉看不見的電磁波
“網優工作是基礎工作,在七層互聯網架構中處于最底層,同時也是連接用戶的最后一公里。”陳曉芳時刻提醒自己,她和團隊的使命是為上海電信的整個移動網絡托底,小到用戶的一次掉話、上網時的一下卡頓,都與她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為了探尋移動網絡質量提升背后的每一個細節,她和團隊需要克服許多難以預見的困難。“對網優人來說,用戶感知的每一絲波動,背后都有非常復雜的原因。”陳曉芳說,這意味著要保證每一個用戶每時每刻的無線上網體驗,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要捕捉的是看不見的電磁波。”
從2009年進入上海電信至今,愛“較真”的她,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從2G、3G、4G到5G,無線網絡信號質量的每次細微波動都逃不過她的法眼。“5G時代,網絡優化情況更復雜多變,我們的目標就是無限接近100分。”陳曉芳說。為了讓用戶更好更快地用上5G,5G網絡優化這塊“硬骨頭”再次落到陳曉芳和團隊身上。
5G網絡上馬前的短短一個月內,她與團隊經歷了14次重大升級和割接,而幾乎所有割接和升級都在深夜完成。有一次升級過程中遇到技術問題,已經熬了一夜的她白天繼續和廠家支撐人員反復溝通,懷疑點逐步清晰,最后成功定位并解決了問題。此時,時間已經是第二天晚上18點,整整忙碌近30個小時的她才安心地去睡覺了。
3、她的心跳與基站“同頻”
作為一個移動網優工程師,陳曉芳說自己的心跳是與樓頂的千千萬萬基站“同頻”的。這個“頻”字,在她身上,還意味著頻繁的創新。
一個大上海,2000多萬市民,如何使分布其中的移動網絡盡在掌握?為此,陳曉芳與團隊創新性地將“劃小”概念引入移動網絡,設計打造了一套優維建一體化的感知優化系統,將整個上海細化為一個個50米×50米的柵格,共定位分析繪制了全網250萬個柵格覆蓋圖,并向上匯聚成42587個區格,通過區格會聚并打上“五高一地”標簽,細致入微地呵護著整個上海電信的移動網絡質量。
如今,由陳曉芳撰寫的“分析優化操作手冊”已作為指導書在中國電信集團下發,一系列技術積累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2020年疫情突襲,隨著網絡重點關注區域不斷增多,網絡擁塞現象時有發生,用戶返滬高峰期尤其明顯。那些天,陳曉芳猶如救火隊員,天天盯著網優地圖看,哪里出現紅色告警,就立即著手處理,最長不超過半天將擁堵處理完畢。同時,通過緊急系統開發和腳本制作,對“健康云App檢疫登記”等重點場景進行實時預警和網絡調優。
今年3月以來,上海遭受疫情“倒春寒”,移動互聯網部承擔著為全市數千個核酸檢測點、方艙醫院、定點收治醫療機構提供移動通信網絡保障任務。在小區封控管理期間,陳曉芳帶領移動互聯網部技術專家團隊,不斷優化上海電信“優維建”系統平臺,可以在十幾分鐘內實現預警信息推送,這個最強“智庫”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一線人員解決問題。
在與團隊一起摸爬滾打、攻城拔寨的同時,陳曉芳也帶出了一支出色的團隊。作為公司級優秀帶教老師,她不僅在知識、技術分享與傳授方面從無任何保留,而且還結合成員特點制定個性化輔導計劃。她的團隊獲得兩年QC國優、兩年行優,并涌現出了一批集團創新能手、二級專家、D級人才等。
何為匠心傳承?也許在她身上便是最好的詮釋。
編輯/高微 潘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