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崇明路1號甲的小白樓是公司的“網紅地”,想做政務云項目的區局都會來這里“打卡”,因為上海電信政務云聯合運營中心“藏”在這里,從事政務云研究與方案設計的技術專家集結在這里,信息網絡部的華靜就是其中一位。f
畢業于同濟大學計算機專業,在電信工作17年,華靜通過聚焦大城市電子政務云發展需求,帶領團隊完成了新一代全棧安全智能化電子政務云架構研究項目及規模化應用,基于該項目成果建設的上海市電子政務云平臺已經成為全國電子政務標桿,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智慧城市的弄潮兒
“市政務云項目舉公司之力,我們三次集結,三次閉門研討,最長的一次集結近一個月,最終一舉拿下,之后各區局的政務云項目紛至沓來。”近幾年,華靜成績斐然,全球首個雙高可用性政務云、國內最大的省級政務云都有他的身影。在忙碌的工作中找點樂趣,他寫下一首打油詩:項目,滿滿一頁,但每個中標都值得贊頌千篇;駐點,東南西北,出征屈指又是一年;收入,上下千萬,卻偏要說出瞬間。
17年的光陰把一個年輕小伙磨礪成能征敢戰的技術專家,華靜將其總結為“機遇”?!拔遗錾狭撕脮r代,從IP網絡大發展到大數據云數聯動,從以網為本到以云為本,信息化技術變革一日千里,我們不能輸給這個時代,要持續學習應變?!比A靜說,當IP通信給行業帶來革命時,他以為自己只會干這一件事,沒想到幾年后又碰上SDN這一新型網絡架構,而隨著上海電信寬帶內部的調整,華靜所在的部門一部分技術人員劃到了NOC,華靜則繼續留在信息網絡部,一度有過孤獨感。
當云計算悄然降臨,華靜敏銳地抓住機遇。2010年,上海電信在世博會期間推出了上海第一臺云主機,華靜便是項目成員。當時,基于云計算平臺的IT基礎設施租用服務,通過云計算關鍵技術動態地調配各種資源,提供給政企客戶的方式還很新鮮。在第一臺云主機落地世博會后,2014年,華靜又參與了國內第一朵金融云的打造,讓臺灣一家銀行如愿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分行。
始終在政務云第一線
“經歷過第一臺云主機和第一朵金融云,隨后參與市政務云,在成功拿下市政務云之后,各區政府的政務云就紛至沓來?!比A靜說。市政務云在2017年是上海市政府幾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信息化項目,公司專門從信網部、理想公司、NOC抽調人員組成專家團隊。此后,華靜又帶領工作室完成了嘉定區、浦東新區、長寧區、寶山區、黃浦區等電子政務云平臺以及浦東新區教育云、崇明區衛生云等項目,在助力上海市和各區政府、教育、醫療等電子政務發展的同時,也為政府部門節約了上億元政府信息化建設運維成本。
技術專家的駕輕就熟,往往要經歷上千次的摸爬滾打。這兩年,華靜幾乎跑遍了所有區局,堅持在投標一線已成了華靜的習慣。“最難忘的是長寧區政務云,競爭很激烈。當時恰逢國慶節,大家放棄長假,不斷設計新方案,反復修改,好幾次都忙到深夜。”華靜說。最終,西區局成功中標長寧區政務云。
值得一提的是,市區兩級政務云業務的發展,讓公司在信息化競爭格局中確立了龍頭優勢,始終保持上海地區市場份額第一。
“黑貓警長”的“云網融合”
工作中的辛苦在華靜口中被一掃而過,樂觀且隨時準備投入新戰斗是他留給記者最深的印象,從他的微信頭像中亦可探知一二:一只成年黑貓警長帶著一只小黑貓,旁邊是位摩登女郎的卡通形象。
“以前只是黑貓警長,生了兒子后,便又加了只小黑貓?!比A靜說,他的妻子在NOC工作,兩人因工作相識。妻子戲稱,兩人的經歷像“云網融合”,而華靜的兒子在通信父母的熏陶下,思路也異于常人。一次,華靜教兒子讀書,兒子看到陸游的名字脫口而出“路由器”。
黑貓警長機智勇敢,率領警士痛殲搬倉鼠,偵破螳螂案。正如華靜,帶領團隊拿下一個又一個項目,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
對華靜而言,工作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使命的驅使,工匠精神是一種實踐積累,通過扎根基層單位接應一線業務部門的需求,在實踐中證明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