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一天白露剛過,但孟秋的涼爽還遲遲未至。9月9日,是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正式報到的第一天,也是無數父母背著行囊,護送兒女走進校園的日子。不論是人聲鼎沸的大學生活動中心,還是摩肩接踵的宿舍樓,都有莘閔局的電信員工與學子公司的學長、學姐一起幫助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教他們如何從一張不限量的新號卡開始肆意書寫校園生活。
物料加碼,全員趕早
華師大的道路蜿蜒曲折,美則美矣,卻容易令初來乍到的新生繞暈。因此,閔行分局在不少路口設立了KT板,為學生指明通往宿舍等標志性建筑的方位。與此同時,KT板上還附加了電信的產品信息與服務點的位置信息,一邊服務新生,一邊也成功地為電信引流。
為了搬運這些物料,閔行分局的30個人全員出動。當天早晨6點從分局出發,將這些物料運到了學校。“新生報到一早就開始了,一些學生還會提前到校,所以我們必須趕早,保證7點以前物料能夠抵達現場,7:30前完成布置。”閔行分局長陳哲告訴記者。
莘閔局閔行分局長年來都是華師大校園營銷的主力軍。由于今年的校園營銷只能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宿舍樓里設置室內服務點,宣傳陣勢可能會有所減弱,所以閔行分局便在物料上加重砝碼。于是,出現了上述清晨搬運物料的一幕。除此之外,分局在宣傳單頁上也動了點“小腦筋”。他們與校方積極協商,將宣傳單頁夾在報到時發給學生的學生入學手冊里。擔心有的新生沒有第一時間報到,分局還留了第二手準備,和每幢宿舍樓的宿管阿姨打好招呼,請她們在發放鑰匙的時候也別忘了給學生附上一張單頁。
“多方勢力”聯合坐鎮
在華師大校園營銷中,閔行分局共設立了5個服務點,包括主戰場的大學生活動中心以及4幢新生宿舍樓。每個站點都有多方“勢力”坐鎮,包括向新生解釋套餐的學子公司、受理業務的營業員以及分局的協調人員。
閔行分局客戶經理關志韜告訴記者,此次校園營銷特地從營業廳抽調了15名營業員,每個站點至少配備3人,另外每幢宿舍樓里還有后端的裝維人員壓陣。由于今年的受理方式偏向線上電子渠道,省去了現金結算的麻煩,工單也出得更加及時,所以裝維人員可以隨時上門替學生安裝寬帶。
前端、后端、學子公司,以往這三波人員都是各司其職,但這一天在分局的協調下,互相之間的關系親密了許多。午間還能看到分局的人仿佛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拍拍學子的肩膀,借來校園卡吃飯的溫馨畫面。
原本計劃晚上6點結束的營銷活動,因為人氣高漲的緣故,延長到8點才謝幕。陳哲笑著說:“只要現場還有學生需要,我們就不會走。”
活動中心里行走的“擴音器”
“辦理宿舍寬帶!”一聲又一聲嘹亮的吶喊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里回蕩,循著這個精神抖擻的聲源,很快就會注意到一位徘徊在電信攤位前的行走“擴音器”:戴眼鏡、穿白T恤的大四學生趙自強。
盡管電信寬帶在校園占有優勢,學子們也不敢“坐吃山空”,一旦有新生上來咨詢,趙自強就會立刻積極回應。有兩名新生早就辦好了宿舍寬帶,但是嫌四個男生分攤網速不“痛快”,于是在趙自強的引導下,又來到電信攤位前補辦了一根。趙自強記得去年華師大隔壁的東海學院有間宿舍是人手一根電信寬帶,“為了網速,真是財大氣粗!”
莘閔華師大學子公司的小CEO王曉迪已是大四學生,眼下他正是全職實習的階段,但趁著報到第一天這樣大好的營銷時機,他特地請假來到學校替電信鼓舞士氣。大三的王大偉是被視作下一任小CEO接班人的后起之秀,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潛在商機,他逢人就熱情洋溢地詢問“要辦寬帶嗎”,幾乎形成了條件反射,還因此鬧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剛剛一轉身好像碰見我導師了,我還張口問他要不要辦寬帶。”回想起導師假裝沒看見他的尷尬表情,王大偉哭笑不得地說。
宿舍樓里的知心“小姐姐”
電信的另一大據點分布在4幢新生宿舍樓。沿著9號樓一層直走到底的宿舍活動室,就是學子公司的陣營。3位學姐正坐在桌前熱心地向學妹們解釋套餐內容,而桌子另一端的新生也仿佛提前進入了上課狀態,聽得格外專心。和孩子們同樣“好學”的,還有站在他們身后,如同守護神一般的家長。
咨詢中,學妹們關心的多半是如何上網的問題,但是一說到寬帶賬號必須綁定電信手機號時,家長們就開始滿頭問號了。這時,大二的葉紫分享自己去年剛入學時的經歷,“我原本也不是電信的號碼,所以后來干脆買了一部新手機,但是你不用手機卡也沒關系,不影響寬帶的使用。”
聽了學姐的故事,不僅乖巧的學妹豁然開朗,就連“挑剔”的父母也心服口服了。9號樓的兼職學子們“捷報”不斷,其他宿舍樓的學生也“慕名而來”,19號樓的一間宿舍甚至“傾巢出動”,4名女生一同趕來咨詢寬帶業務。決定辦卡的時候,有的女孩表現大方,直接舉著手機在大庭廣眾下自拍進行活體認證。但有些害羞的孩子,默默地拿出手機請求外援:“爸,能不能給我發一張證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