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2日,上海的天氣十分悶熱,即使陣雨下過后,也沒有讓體感適宜多少,總是感覺衣服黏糊糊的貼在皮膚上。
那兩天,是上海理工大學的新生報到日,4000多名本科、研究生新生走進這所位于黃浦江畔的大學。這里是東區局五角場分局的“主場”,悶熱、陣雨的天氣沒有讓大伙兒的昂揚斗志受到絲毫影響,不少人清晨5點多就從家里出發,早早來到秋促現場,而到雨夜之時,電信的攤位前挑著大燈,仍繼續為學生辦理業務。
校園秋促是場辛苦活,無論揮灑多少汗水也要拼下來。結果沒有讓人失望,在上海理工大學,通過前置營銷和現場銷售,超過一半的新生都成了電信用戶,用戶規模比上一年有了大幅提升。
9月1日上午,公司副總經理雷宇來到上海理工校園營銷現場,鼓勵大家擴大成果。
清晨夜晚,馬不停蹄
9月1日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北校區。校門口旁邊的籃球場,就是三家運營商秋促擺攤設點的地方。電信的帳篷前,已經有不少學生在辦理業務,操場上也看到穿著綠T恤的流動促銷人員在向學生和家長介紹電信業務。
剛走進操場內,記者碰到了東區局五角場分局長吳悅,不過他此時毫無分局長“形象”,穿著中褲,別著腰包,手里拿著幾把帶有電信宣傳語的小扇子,在向幾位學生和家長介紹電信校園套餐。“這天太悶熱了,別說,這小扇子還挺受大家歡迎的。”吳悅說道。
五角場分局區域內有9所高校,今后大半個月時間,分局要全局出動,投身校園秋促工作,“這是集體作戰,必須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吳悅表示。分局幾個星期之前就開始為校園秋促做準備,包括排摸學校情況制定營銷方案、對秋促人員進行培訓、實戰化場景模擬等。
上海理工是五角場分局今年校園秋促的第一站,不容有失。早上5點多,不少員工就從家里出門,“出來時街上的路燈還沒熄滅”,一位住得較遠的分局員工說道。6點20分左右,大家趕到秋促現場,搭好帳篷、擺好指示牌、分配好人員。早上7點半,“第一單”就產生了,有學生過來辦理了電信套餐。這如同摁下了啟動開關,之后來電信攤位咨詢或辦理業務的學生用戶絡繹不絕。
夜幕降臨后,天空仍不時飄雨,電信的帳篷內掛起了四五盞高瓦素的大燈,將場內照得亮堂堂的,繼續接待學生,業務咨詢和受理因此絲毫不受影響。這些做法都是從實戰中總結而來的,越來越完善。“有一年,我們沒有準備夜燈,但是發現不少學生是在吃完晚飯后來辦理業務的,當時采用了應急的招數,將三輛車的大燈打開。后來,我們就準備了夜燈,要高瓦數的,這樣方便夜晚設攤。”五角場分局副分局長陳清說道。
這天晚上接近9點鐘,最后一名學生辦完業務離開電信攤位后,大家才收攤回家。算了算,這天大伙工作了至少14個小時。
套餐簡潔,營銷給力
電信業務之所以能在上海理工新生用戶群體受到歡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電信的套餐資費優惠、簡潔、給力。
去年,電信在滬上高校內引領了流量不限量的潮流,推出的本地流量不限量套餐受到學生極大歡迎。今年,全國流量不限量套餐在高校校園內全面普及,相比之下,電信套餐不僅實惠,而且簡潔明了,一年99元就能用上全國不限流量,或者一天1元就能將手機套餐和寬帶全部搞定。
簡潔而實惠的套餐,讓電信營銷人員感到十分方便,“我們在向新生和家長介紹時,能很快給對方講清楚,對方也聽得明明白白。”現場的一位學子公司營銷人員說道。
來自新疆的大一新生艾爾肯·努爾買買提說,自己在新疆用的是電信套餐,來到上海的學校后看到這里的電信套餐更加優惠,于是就辦理了,“電信的套餐很實在,看得懂,消費也明明白白。”在艾爾肯·努爾買買提的帶動下,其他幾位來自新疆的學生也辦理了電信套餐。
簡潔而實惠的電信套餐,讓友商營銷人員也感到羨慕。這天下午,一位友商的營銷人員過來“串門”,和相識的電信學子公司營銷人員聊了幾句,“我們這邊的套餐比較復雜,解釋起來口水都說干了。”
扇子雨衣,樣樣皆備
打動學生用戶的,不僅是實惠的電信套餐,還有電信人的細致服務。
周末這兩天都是雷陣雨天氣,又濕又熱又悶,電信不僅為學生和家長準備了大量的扇子,還有遮雨的帳篷、一次性雨衣。
中午時間,天空飄起了雨,現場工作人員立即將旁邊的幾頂帳篷移至攤位前,不讓正在等候辦業務的學生淋到雨。對于那些沒帶傘的學生,工作人員還贈送給他們一次性雨披。
中間還發生了突發“事故”,一位剛來到設攤現場的學生突然流鼻血,旁邊身著綠色T恤的電信“小哥”看到后,趕緊放下手中的活來到他身邊,讓對方放緩心情,拿出紙巾插上,并用冰的水冷敷。止血后,這位學生頗為感動,立刻到電信攤位前辦了套餐。
套餐是否實惠,服務是否貼心,影響著學生心中那桿秤的偏向。從結果來看,電信贏得了更多學生用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