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對于家有中考生和高考生的家庭來說,總是顯得尤為特別,這是一種難忘的經歷,考場上的奮筆疾書以及查詢成績時的忐忑不安都歷歷在目。回想起去年此時,兒子小新也在中考考場上揮汗如雨,考場外的我們也特別緊張,所幸結果是讓作為家長的我們驕傲的,他從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考入了華師大二附中。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發了一條朋友圈“終于等到你”,至今我還保留著這張截圖,因為這是兒子新的起點。
穩步學慢慢爬
“你們補了多少課,上了多少補習班,拿了多少獎才讓華二入取的?”在兒子考入華師大二附中后,不少家長問我。在這一點上,我可以坦然地說,我們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和費用在補習上,也沒有任何獎狀,我們只是對于學校布置的知識點和習題做了認真的學習和練習。
在我的認知中,學習是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負擔;學習是一次長跑,既要關注過程,又要在意結果。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小新并不是那種“學霸型”或“考試型”的孩子,我們也不是“虎爸虎媽”,我們能做的只有陪伴。記得當時二模、三模考試時,小新考得差強人意,這對他的情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幾次,我們感覺到,雖然他手里拿著書在看,但只是在做做樣子。作為家長,我們也蠻急的,不知道該怎么調整他的心態。此外,我們曾向華二、南模等名校投過資料,也參加過名校的開放日以及自招,但學校并沒有給小新面試的機會,只能裸考。在我看來,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在學校老師眼里,小新并不算太出類拔萃的學生。
我們知道孩子心里也比較急,作為家長,如果這時候急著干預,急著為他找各種補習,孩子可能會產生抵觸或更加低落的情緒,我們給了自己一點時間,也給了他一點空間,盡量做到淡定,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或許寬松的環境能讓小新自己調整過來。因此,我們只是鼓勵他穩步地學、慢慢地爬,將知識學到深處就行。
除了學習,要面對的還有很多
考場如戰場,每逢中考或高考,考場周邊提供考間休憩的賓館早已訂滿。于是,中考前一個月,我在考場附近訂了一間頗為小清新的民宿,方便小新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也希望能緩解他的緊張和焦慮。記得第一場考完語文后,我們感覺小新有點緊張,語文是他的弱項,他自己心里沒有太大的把握。我們也稍稍有點擔心,不過,好在他調整好了心態,后面的幾場考試結束后,他的神情都比較輕松,最終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學校。
從小時候的攙扶到現在的關注,我和愛人一直認為小新是一個自律的孩子。常有人問,如何教育孩子。我想說的是,習慣很重要,幼兒園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小學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中學要對自己有個適當的定位,這樣才不會很累。我們也希望小新不要太累,一般在好的學校,學習氛圍較濃厚,對孩子來說,壓力已經夠大了,家長要做的唯有鼓勵和陪伴。
如今,小新在華師大二附中完成了高一的學業,尖子生扎堆的地方自然輕松不了,每周從學校回來,我覺得他的話更少了,也幾乎沒有娛樂時間,但思想更成熟了。看著小新的這種狀態,我們的心情又矛盾起來,既放心又擔心。
作為父母,我們也曾年輕過,也有過和孩子相同的想法和感受。我想對小新說的是,珍惜現在,要努力但也不要崩得太緊,因為除了學習,要面對的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說小新在中考時成為了佼佼者和幸運兒,我們做父母的自然也希望在高考時,他同樣能擁有一份幸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守護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發展,讓環境來影響他的思考模式,讓時間來雕琢他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