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高速、高校、高密度住宅區、高流量商業區和地鐵區域,是流量高地和話務高地,上海電信將這“五高一地”作為網絡優化“重地”,針對不同場景建立了精準的建設模型,形成優化方案,確保客戶感知,建立競爭優勢。上海電信雙提升工作組積極發動各區局、移互部能力,按覆蓋場景劃分、針對不同場景積極引入新型產品解決覆蓋問題。6月13日,記者走訪了已完成優化的兩個場景,感受一番優化后的移動網絡是否給力。
視頻緩沖快到飛起
6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中山北路曹楊路的東方國際元中大廈。該地帶自2017年起經常被用戶投訴,移互部無線網絡支撐專家韓煒說:“主要投訴聚焦點來自對面的二手車市場,人們在交易時用手機打開網頁需要很久,經過內環高架時也會發生掉話現象?!?G網絡在這里的覆蓋不佳,用戶的感知自然打折扣。
于是,移互部開始規劃在附近建立新基站。經鐵塔公司尋址后,決定將基站定在二手車市場對面的元中大廈樓頂。經過長期的前期準備,鐵塔公司完成了抱桿、電源等基礎建設,西區局提供了光纜支撐,移互部負責RRU(遠端射頻單元)的部署。新基站建成后,附近的信號強度得到了明顯改善。
記者與移互部人員登上元中大廈頂層,上個月這里剛建成了由3個RRU組成的傳統宏站,能夠解決周邊半徑600米內的覆蓋問題。根據標準設置,RRU需要以0度、120度、240度的方位設置成3個扇區,但最終的實際角度還需要根據情況作調整。移互部無線網絡支撐專家周凌屹說:“這里的條件較好,有電梯方便設備搬運,因此施工過程非常順利?!?/p>
緊接著,記者來到昔日投訴頻發的二手車市場。在這里即使隔著厚厚的墻面和玻璃,手機上網速度也“所向披靡”,進入京東商城后,商品頁的圖片信息瞬間便躍入眼簾,視頻緩沖時更是快到飛起,甩開播放進度條“好幾條街”,和過去連微信都刷不出的流量“枯竭時代”告別了。
“星星之火”散布商場
由于傳統室內分布系統的局限性,用戶70%以上的網絡覆蓋投訴集中在室內,物業協調難度大、無法高精度完成用戶定位功能等是造成室內區域弱覆蓋的原因。而室內又是流量消耗的主要場所,出于商業區的考量,用戶還可能提出進一步的個性化需求。記者當天下午走訪的金橋太茂商業廣場,用令人耳目一新的Qcell模式代替了傳統的優化方案。
Qcell覆蓋系統是一種新型的有源室分系統,網絡結構簡單,功能全面。浦東局維護中心的嚴明解釋道,Qcell相當于一種微型RRU,不同于傳統基站體形可觀的機柜,Qcell看起來比手掌大不了許多,如星星之火般散落在太茂商業廣場的天花板與樓層之間。信步之間抬個頭就能捕捉到一只Qcell的身影,廣場內一共安置了133個這樣的Qcell。在覆蓋效果上,Qcell利用眾多單點微型RRU直接覆蓋,避免了傳統室分系統信號逐級衰減的問題。同時,Qcell系統與宏站共網管,每個節點都可視可管理,發生故障易于定位。
除了網絡信號的優勢,Qcell項目還能通過統計人流量位置,為太茂商業廣場提供客戶畫像的大數據分析,從而以此為參考依據進行招商,滿足了業主方優化商場運營的需求。
經現場隨機測速,商場內的下行速率峰值可達到74.9Mb/s。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商場物業人員反映地下工程部沒有網絡信號的困擾。浦東局人員來到地下室檢查發現尚有多余的端口,于是立即決定為信號未觸及的區域新裝Qcell。線纜鋪設難度的降低不僅讓Qcell的施工過程大大簡化,也讓用戶在服務上收獲了良好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