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峰是青浦局政企中心的一名快遞物流行業拓展經理,也是青浦“戰狼行動”的總策劃人。2018年2月14日,劉佩峰被調進政企中心,負責青浦地區所有交通物流行業的業務拓展工作。盡管在新崗位上任僅一個月就接到“戰狼行動”的指示,但他憑借豐富的經驗積累和強大的學習力,實現了“從0到1”的飛躍,為政企中心搭建行動架構,做出了強有力的后方支撐。
■記者劉慧瑩
同事眼中的一匹“狼”
今年年初,公司“戰狼行動”大規模展開。與其它擁有先發優勢的區局相比,青浦局“起跑”晚了兩個月,在前期已然落后的情況下,劉佩峰和青浦局團隊從3月開始加足馬力展開行動,并在很短時間內實現了趕超。
截至4月底數據顯示,青浦局已經累計新增號線數千個,在全公司“戰狼行動”排名中飆升到第二名的好成績。劉佩峰在“戰狼行動”中沖鋒在前,可以算是團隊中的一匹“領頭狼”。
記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累計新增號線數千線意味著什么?
劉佩峰:這意味著我們青浦局在1個月的時間里做了其他區局4個月要做的事情。要知道,我們3月10日剛剛起步,已經比其他區局晚了兩個月,但是面對公司的大目標,我們必須頂著壓力,加足馬力。
記者:是什么使青浦局“戰狼行動”業務拓展速度如此之快?
劉佩峰:積極完善的備戰工作是成功的一半,按照計劃,青浦局的設攤推廣活動從3月10日開始,在此前準備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好的來自上級部門的支撐——政企部的行業拓展經理正是此次“戰狼行動”接口人,我們又都是交通物流行業拓展經理,彼此交流很順暢。對方還會把其他區局好的想法和經驗推薦給我,讓青浦局可以從優秀的案例中吸取經驗。
3月10日“戰狼行動”開始后,我通過對一線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為客戶經理們提供后端支撐工作,對目標客戶進行排級,通過手工“大數據”分析指導前端工作。我的目的是讓客戶經理感覺到拓展業務其實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關鍵關系打通了,就可以放手一搏大干一場了。
最終結果出乎意料,青浦局日均銷量比原來預期翻了近10倍,銷量的提升大大調動了大伙兒的積極性,形成了良性循環
記者:為什么同事們都說你在“戰狼行動”中就像是一匹狼?
劉佩峰:因為客戶細分這樣的支撐工作對于我來說已經得心應手。
我是1993年進入公司的,經歷了郵電分營、移動剝離、成立上海電信公司一直走到現在。2009年,我開始帶客戶,2014年在城廂分局做過小CEO,2018年到政企中心成為一名行業拓展經理。
豐富的職業經歷讓我對青浦轄區內的企業屬性特別熟悉,從而幫助我和團隊對青浦的電信客戶進行優先等級分級。在“戰狼行動”開展過程中,離不開各環節的緊密配合,客戶經理帶頭,渠道代理跟進,各個環節上都會將每天出現的問題、數據等詳細信息報送給我。我和團隊后臺通過所有這些相關信息,例如有效客戶占比、收入拜訪占比、觸達率等數據來設置營銷布局。
我一旦發現客戶數據不樂觀,就會督促客戶經理關注,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頭狼”。
真“戰狼”能啃硬骨頭
如今“戰狼行動”接近尾聲,但對于青浦局來說,距離完成指標還有差距。青浦局將沒能被拿下的客戶集結成一張“骨頭榜”,劉佩峰還要帶著大伙兒想辦法,要讓有行動力的“戰狼”來揭榜啃骨頭。
記者:“戰狼行動”的任務目標是什么,青浦局距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
劉佩峰:青浦局“戰狼行動”中目標客戶基本涵蓋了青浦局轄區內的所有企業。登上“骨頭榜”的是沒能被搞定的若干家企業,他們當中有些不愿意在公司內設置電信攤位,還有些業務資源已經被其他競爭對手覆蓋得差不多。青浦局盡管短期內增幅大,但距離公司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
記者:剩下來的“骨頭”為什么難啃?
劉佩峰:這其中的原因非常多,有企業文化因素,也有服務訴求的原因,不少企業對電信運營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服務要求。以我較為熟悉的物流行業為例,這是一個非常有朝氣的行業,他們每年的派送量、網點人數、小哥人數都在高速增加。這些處于高速增長期的公司很有想法,前來談業務的員工也都是精英,他們的通信知識非常專業。對于一些產品,我們客戶經理可能僅停留在知曉層面,但他們的員工已經對如何應用都了如指掌,這些物流公司員工的問題非常尖銳,所以要和他們打交道,我們的客戶經理也要積極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知識。
記者:針對難啃的“骨頭”,青浦局將進行怎樣的策略調整?
劉佩峰:從整個區局層面來說,我們要填充一些資源進來,多與客戶的高層領導進行溝通,上門拜訪,同時也需要調動整個區局都參與到接應“骨頭榜”這件工作上來,發動大家的人脈資源一起去“啃骨頭”。
針對“戰狼行動”,一方面我們要主動出擊,另一發面也要防“間諜”,因為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隱患,只有做好防范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們的營銷活動得以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