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淮海中路、武康路口的武康大樓,是上海知名的歷史建筑和徐匯區衡復歷史風貌區的重要景點,不少游人專程來這里拍照。擱在以前,要為武康大樓拍一張干凈的素顏照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拍攝,總會有空中和外墻上的黑色線纜闖入鏡頭之內。而現在,為武康大樓拍一張原汁原味的照片不是難事,因為這里的架空線、外墻上線路入地了。
武康大樓是公司全面啟動架空線入地整治工作的首站,年內公司將完成100公里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
■記者錢立富
首戰贏得漂亮
“同意拆除,開始!”
5月22日上午9點半,在武康路架空線入地整治現場,隨著指揮人員的一聲令下,數十名施工人員迅速展開行動。一部分人爬上梯子,將舊線纜剪短、抽掉,一部分人則在合力拆除掛在路邊墻面上的交接箱。剪斷粗大的光纜,下掉固定箱體的螺絲后,幾名施工人員將體積龐大、兩三百斤重的“大家伙”交接箱給搬走,讓大樓不僅更美觀,而且也方便了過往的行人。
舊線纜的現場拆除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這是因為公司之前做了大量且細致的工作,而且克服了不少困難。
上通服工程公司承攬了上海市信息管線公司位于徐匯區和黃浦區的淮海路、武康路等中心城區近10個路段通信架空線入地大會戰中的信息管道鋪設。3月初,工程公司團隊在毗鄰武康大樓的人行道上啟動空壓機,開挖樣洞,打響了申城架空線入地“第一槍”。開挖樣洞是為了在正式開挖施工前,摸清底下煤、氣、水、電和通信等管道狀況,實情是否與圖紙相符。在摸清楚地下管道的實情之后,正式開挖工作展開,不過這并非易事,因為武康路人行道狹窄,可以說是在“螺螄殼里做道場”,工程人員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后順利完成管道鋪設。
武康大樓位于南區局轄區內,放纜、割接工作由他們完成。“區建交委決定可以啟動武康路架空線入地是在5月17日,要求我們完成割接5月20日,短短4天時間,要完成放纜、割接這一系列工作,時間緊任務急。”南區局維中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因為涉及到的設備多,而分配給己方的管道資源有限,南區局通過將用戶向光網遷移,對銅纜進行壓縮,并且對銅纜進行歸并,最終利用3孔管道使得10根光纜和4根銅纜全部入地。
割接工作是在5月20日晚上10點至次日凌晨3點,用時5個小時全部完成。“按照傳統的方法,需要用時6~8個小時,這次我們在割接方式上進行了創新。”南區局人士說道。
隨著整治工作的完成,武康路成為上海市第一條實施了架空線入地工程的道路,上海電信則成為第一家實施架空線入地工程的通信運營企業。
一路一方案扎實推進
消除黑色污染,推動架空線入地,是加強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作要求,也是上海電信的一件大事。
為了做好架空線入地這項工作,公司專門成立了架空線入地專項辦公室,負責項目的總協調,管控項目的整體進度,推進各部門的工作節奏,按政府、行業要求按時完成架空線入地工作。
“每一條馬路所處的情況不相同,所以相應的架空線入地方案也不相同,方案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我們要做到一路一方案。”專項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一次為了更好還原武康大樓的歷史風貌,不僅針對架空桿路,還要把沿線掛墻線纜及附屬電信設施全部入地或改道至建筑物背面,方案的制定和施工難度較大。公司網運部、網發部和架空線專項辦公室對武康路和武康大樓架空線入地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專門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入地方案的編寫原則、規范和格式。在數易其稿后,《武康路(華山路-淮海中路)一路一方案》成為了上海電信的第一條架空線入地方案,同時也作為模板方案在全公司予以推廣。
據悉,今年上海將完成100公里架空線入地,實施范圍主要為內環內主次干道、內外環之間設線的主干道、市級歷史風貌保護道路。專項辦公室還制定了3年行動計劃,將聚焦重點區域,圍繞重大工程,突出重點道路,充分注重聯網成片,力爭實現架空線整治達到“線清、桿合、景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