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大數據無疑是最時髦的詞匯。不管是云計算、社交網絡還是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智慧城市,都與大數據密切相關。但在很多人看來,大數據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數據而已,與自己沒太大關系。其實,大數據很有趣,它會生動講述出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中人們的故事,讓大家近距離體驗到大數據的魅力。
■記者錢立富
大數據就在身邊
最近在《我的極刻》微信公眾號上,一系列有關魔都大數據的文章火了。從櫻花季節魔都哪座公園脫單指數最高,到反映申城職場女性婚姻、網購“剁手”、旅游度假狀況的《上海女子圖鑒》,再到魔都90后青年的生存狀況等等,這一系列借助大數據分析、闡述魔都故事的文章閱讀量都很高,也讓大家感受到,大數據離我們并不遙遠,其實就在身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魔都大數據揭示的一些有趣現象。
【關鍵詞】
上海白領女性
大數據分析后得出結論,上海年輕女性單身比例高達六成,也就是說,如果去各大商圈5A寫字樓逛逛,10個年輕姑娘中有6個是單身。不過,想要追到這些單身年輕女性可不容易,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在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大都市中,上海白領女性的脫單指數是最低的,因為在她們看來,一個人生活好像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沒必要放低擇偶標準。
而在網購方面,上海年輕女性的剁手指數很高,網購消費支出是全國平均值的1.5倍,訪問頻次最高的是淘寶(平均每人每天訪問6.52次),其次是京東(平均每人每天訪問4.31次),接下來還有天貓、亞馬遜和拼多多等等。
而在旅游度假上,八成白領女性每年至少一次旅游度假,更有63%的職場女性每年會選擇境外游,日本、美國、泰國是最受上海白領女性歡迎的境外游國家。
【關鍵詞】
魔都90后青年
說起90后,大家以為還是小毛頭,其實細細一想,最早的90后都快接近30歲了,他們也面臨著工作收入、租房買房、婚姻等方面壓力和煩惱。
在魔都打拼很辛苦,90后也不例外。根據不完全統計,超過40%的90后青年能在7點之前回家,但仍有超過21%的青年選擇奮斗到深夜11點以后,甚至,通宵加班的“英雄”也不在少數。但是,在7點前下班的青年朋友,均從事于薪資排名墊底的幾個行業,真的很殘酷啊。而在魔都加班區域排行榜中,陸家嘴、五角場、人民廣場、四川北路和徐家匯排名前列。
單身的90后,馬上也要邁入大齡未婚青年隊伍。無奈之下,很多人只能拜托婚戀網站幫助自己尋找另一半。數據顯示,28歲青年是訪問婚戀網站的主力部隊。在將剩未剩之時,在3字頭來臨之前,把握住脫單的最好時機吧!
懂你,但不認識你
目前,這些魔都大數據文章基本上是出自一位80后女生之手,來自于理想公司大數據團隊的胡仲敏。如何讓大數據和人們的工作生活更好結合在一起,讓大數據更容易打動人心、引起大家的興趣,她花了不少心思。
“選題很重要,角度也很重要,最好和大家關注的熱點結合在一起”,胡仲敏說道。比如《上海女子圖鑒》這篇,因為最近有部講述北漂奮斗故事的《北京女子圖鑒》電視劇在熱播,許多人在女主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發了共鳴。而《北京女子圖鑒》則翻拍自日劇《東京女子圖鑒》,胡仲敏去年就看過《東京女子圖鑒》,這讓她想到,可以結合大數據分析反映上海白領女性的群體狀況,應該會引起大家的興趣,事實的確如此。
還比如《魔都90后青年不完全生存指南》,這是趁著五四青年節推出的文章。而且今年的青年節是1990年出生的90后群體過的最后一個青年節,他們即將步入而立之年,所以選取了此角度,并結合大數據分析,告訴人們90后的生存現狀。
確定好選題、用戶群體和數據標簽之后,大數據分析人員再通過大數據模型篩選出相應的數據,“我會告訴大數據分析人員,我需要哪些方面的數據,有哪些標簽,他們再進行分析”。胡仲敏介紹。當然,這些數據都是經過嚴格脫敏的,實現對用戶個人信息和敏感隱私數據的保護,反映出用戶群體的整體行為特征,而非某個用戶的信息。打比方說,通過大數據分析,知道有多少用戶喜歡網購,但是不知道具體哪些用戶喜歡網購?!岸?,但不認識你?!边@便是大數據分析發揮的作用。
大數據不僅可以在城市管理、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更有力的抓手,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風險和成本,而且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讓更多人了解大數據、喜歡大數據,對于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來說會產生更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