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2003年進入客服中心,從一名普通的客服人員成長為客服中心培訓管理人員。年近四十的他不僅在年齡上是個“大叔”級人物,在業務能力上同樣是個“大叔”級人物。
90后喜歡什么方式,就設計什么樣的課程
徐亮進入客服中心已十多年,對于熟悉的工作,他卻沒有用熟悉的方式去應對,而是不斷“出花樣”,創新的步伐沒有停止過。
記者:你日常工作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徐亮:我主要負責10000號客服人員的培訓管理工作,包括10000號客服和星級客戶服務的培訓管理、課程研發以及帶隊參加公司及集團級的各項比賽。
記者:很多用戶都習慣碰到電信問題就打10000號,數千名客服人員面對的是全市數百萬用戶,服務壓力可想而知。由此也可以想象,對這些客服人員的業務培訓是多么重要。你在培訓客服人員方面有什么訣竅嗎?
徐亮:確實,培訓工作的壓力是蠻大的,好在這些年我們自己嘗試了一些創新方法。比如我們制作了一套仿真學習平臺。客服人員離不開CRM系統,但CRM系統比較復雜,如何讓客服人員熟練掌握這個系統非常重要。前年中心培訓組招進一批動漫專業的孩子,他們嘗試對一些軟件進行改編,結果就做成一套與CRM系統類似的仿真系統培訓平臺。
如今客服人員可以在自己的這套仿真學習平臺上進行訓練。學習平臺分為練習版本、演示版本和考試版本。你可以先看演示版,然后用練習版練習。演示版中,我們找了10000號當時得到“最美客服”稱號的女生配音,她的聲音特別甜。在練習版中,系統會告訴客服人員哪步對哪步錯,如果練習過程中有創新且不違反要求的點擊路徑,我們還會把新路徑提取出來,作為界面操作的優秀案例普及到整個話務臺。對于客服人員來說,一個訂單如果節約幾秒鐘,對于10000號按秒計算的接通率就是非常大的貢獻。
記者:聽說你設立的“心翼課堂”獲得了客服中心2017年員工崗位創新鼓勵獎,這也是你的一項創新工作吧?
徐亮:“心翼課堂”是我嘗試的另一種學習培訓模式。這是一個微信公眾號,這個公眾號會對當前公司推出的營銷活動進行解讀,也會發布一些培訓信息,客服人員可以通過公眾號報名參加培訓。“心翼課堂”也是一個上下交流的通道,客服人員可以在對話框中留言,他們會用微信昵稱發信息,說話更直接更大膽,管理者也可以在這里聽到更多員工的真實心聲。
記者:你是怎么想到專門開一個微信公眾號作為培訓方式的一種補充的?
徐亮:創新要說難其實也不難,關鍵是你要知道客服人員他們的喜好是什么。我們很多客服人員是90后,他們的喜好跟我們這一代人肯定不一樣。比如開發一門課程,做PPT還是用以前的標準模板,這種PPT放出來不到5分鐘,他們大概都快睡著了。所以要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培訓。他們如果喜歡視頻,我們就多做一些視頻;他們喜歡音頻,那我們就做音頻;他們喜歡在手機上用微信,我們就做微信版的課程。
用90后培訓師,來培訓90后員工
在客服中心內,徐亮是一名培訓師,走出客服中心,他還是一名教練,客服中心參加的各類比賽,都是由他帶隊的,而他也為客服中心捧回了不少獎杯。
記者:剛才你提到現在的客服人員都是90后,你在培訓過程中覺得你與他們有代溝嗎?
徐亮:我進公司已經十多年了,年紀在不斷上漲,都快40了,有些培訓師跟我的年齡差不多,但每年招進來的員工還都18歲,到今年應該已經開始招00后了。所以我們開始在吸引一些新的年輕培訓師進來。我今年招的幾個培訓師都是90后,他們跟新進員工年齡差距小,更能了解新進員工需求。如果我去問一線客服人員他的想法是什么,他可能不會說。但是如果我的培訓師是90后,他們就更容易直接想到我們的新員工需要什么,會有更多創新的點子。我發現現在的90后培訓師,他們的想法的確非常奇特,我們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們都會去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一個想法在我看來對錯不重要,我會鼓勵新培訓師挑選試點班組去嘗試,只要下面有人給你點贊,或者點擊量提高,只要有這樣的成果,哪怕我接受不了,我都會給他們創造機會嘗試。畢竟大家想法是不一樣的,試下來有效果才是最好的。
記者:你的工作還包括帶隊參加公司及集團級的各項比賽,在打比賽方面,你有些什么優秀戰果嗎?
徐亮:去年我帶隊參加的比賽成果還是不少的。在公司的語音客服技能競賽中,我指導的選手獲得一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在市經信委主辦的比賽中,選手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成績。
記者:你在對參賽選手的培訓過程中,有哪些特色和訣竅?
徐亮:參賽選手都工作在一線,而比賽內容由組織部門下發,包括公司文件、專業書籍等,這些都是參賽選手平時無暇接觸的。所以我組織培訓師團隊針對這些比賽材料,編寫模擬題題庫。還有很多比賽都設有搶答形式,所以我們會了解比賽搶答設備的型號,利用現有資源幫助選手練習搶答,縮短搶答時間,這樣在知識儲備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我們選手的勝算就更大。
另外有些比賽有風采展示環節,也就是技能展示加形象秀,我既是導師,同時也扮演導演的角色,結合公司的熱門話題和業務點,為選手打造適合他們自身發揮的節目。為了讓選手克服舞臺展示的恐懼心理,我鼓勵他們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培養表現欲,也利用培訓工作便利,讓他們多在眾人面前說話。通過這樣的強化訓練,我們的選手就能從普通的一線員工很快轉變為種子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