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海電信來說,松江局曾是一個傳奇,2011年之前連續十年領跑各區局,創造了輝煌歷史。在歷經了數年的蟄伏期后,近年來松江局正再次迎來收獲的季節,“松江人”驚喜地發現,過去的那股子精氣神又回來了,不畏業務競爭的勇氣又回來了,爭第一、創一流的干勁更是鼓舞著員工再創佳績。
近日,喜訊從集團公司傳來,松江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建華獲得2018年“最佳增長地市分公司總經理”榮譽,黃建華說:“松江局的成績只是整個上海電信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得益于公司發展的勢和態,許多兄弟單位都獲得了快速發展,而松江局則代表公司摘得了這項榮譽。”
按照集團規則,這是直轄市公司第一次參評該獎項,松江局首次參與即成為直轄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唯一得獎的地市單元。沉甸甸的獎項背后,松江局是如何實現“王者歸來”的?本報記者帶你走進新時代轉型期的“新松江局”。
繼承光榮、守土有責
有旗必奪、戰之必勝
敢于擔當、勇于突破
精于品質、忠于事業
幸福和諧、各方認同
爭創一流、永爭第一
——新松江精神
“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日子不再了”
文章開頭64個字的新松江精神,是松江局在2016年提出的。黃建華表示,“新松江精神”脫胎于中國電信和上海電信的企業文化土壤,與老松江精神一脈相承,是對公司倡導的“三氣”要求的具體實踐,如今已成為指引松江局全體員工奔發展的精神和文化內核。松江局老局長殷雄也對“新松江精神”交口稱贊。
提起松江局,很多公司老員工都會聯想到“模范”“標桿”等字眼。但對于松江局員工自身來說,這些年來卻經歷了一段壓力巨大的轉型期。
黃建華回憶,自己2014年底來到松江局,當時的行業大環境是“686號文”正式取消,市場競爭陡然加劇,巨大的業務沖擊和發展落差之下,松江局從傳統的“優等生”一下子落到了公司內的第三、第四梯隊,如何應對競爭成為擺在松江局面前的第一要務。
黃建華告誡所有人,“不能再習慣于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舒服日子!”他意識到,對松江局全體300多名員工來說,重塑信心尤為可貴,而要讓全體員工有信心,那就必須從區局領導班子自身做起。
領導班子全要“跑業務”
黃建華一直強調一條工作理念,那就是要將高質量黨建引領生產力放在最最重要的首要位置。
在送黃建華赴松江上任的時候,公司總經理馬益民曾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做好工作首先要做一個“透明人”。高質量黨建首先要抓住“關鍵少數”,“透明人”的要求其實就是黨員領導干部要一心為公。黃建華也以此要求松江局的新班子拿出新形象,“全體區局領導圍繞一個目標努力奮斗,團結和諧,做事情公正、公平、公開,經得起員工的評論。每任用一名干部、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放在陽光下,這樣才能建立起廣大員工對領導班子的信任,才能讓大伙兒信服。”
“在松江局,班子領導是不分前端、后端的,全部都要跑業務,每位局領導班子成員都會督戰各自的工作。”黃建華介紹,例如班子成員王建國,按說今年就要退休了,但“建國總反而承擔著更重的工作任務,他利用自己的多年積累,沖在項目攻堅第一線,工作熱情比年輕人都高。”黃建華動情地說道,甚至退休多年的老領導殷雄,為松江局的發展也不含糊,一個電話就沖在了一線,為區局項目牽線搭橋。
一心為公,也體現在關愛員工上。松江局21樓的局領導辦公室已經20年沒有裝修過,但松江局卻把僅有的資金全部用在基層員工辦公室的改造上,如松江局本部員工的辦公室已經完成了互聯網化改造,更合理的布局、更高效的協同氛圍、更美觀明亮的環境,讓員工有了一個更舒適的工作場所。一棟辦公樓,兩種截然不同的新舊環境,讓人仿佛穿越時代,卻緊緊聯系起班子和員工的心。
黃建華堅信,只有松江局的領導隊伍讓員工信得過了,員工的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在區局內創造出“干事、創業”的激情工作氛圍。
他們是最暖心、最可愛的人
“風里、雨里、雪里,始終和你在一起,曾經贏得的溫暖記心頭……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再出發!”
這是黃建華于2018年2月1日發送的一條微信朋友圈,配圖是松江局裝維人員頂著大雪堅守工作一線的照片。當時恰逢大雪天氣,黃建華吩咐相關條線管理人員,由于天氣條件惡劣,營維人員不要加班,都早些回去休息。結果直到晚上9:30分,營維人員還堅持在雪中為用戶排障服務。
黃建華說,每次看到同事在易信群中分享類似的照片,自己都會很感動。新城分局員工直到晚上10點還守在用戶家門口,等待用戶回家辦理業務;樂都路營業廳周日晚上還在加班,準備下一周的營銷活動;在小昆山,營維人員掃樓時見義勇為,從火災中就下兩條活生生的生命。
“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松江局員工激情四溢。”黃建華介紹,松江局近年來向全體員工提出了“四有”精神,要讓所有人“上班有樂趣、工作有作為,各方有認同、努力有空間”,這是松江局員工全新面貌的體現,能實實在在體現員工的需求,并為大家創造更有價值感的職業發展空間。
政企中心“不養人”
如果說公客市場的任務是“保存”,那么政企市場當仁不讓就該承擔起“激增”的重任。黃建華分析,2014年以前,松江局政企和公客發展比率并不夠合理,政企市場份額占比明顯偏小,不符合當前市場發展的大環境,發力政企成為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
“窮則思變”是黃建華送給自己的關鍵詞,正因為對政企市場報以重大期望,所以松江局也敢于第一個對政企管理模式“動腦子”,并提出了“推拉機制”等非常有競爭性的政企經理管理機制,盤活了整個政企大盤子。
年,其實是近年來政企業務最困難的一年,由于沒有平安城市的收入增量,可以說,所有政企收入都是一分一厘做出來的。”黃建華介紹,松江局與松江產業結構轉型同脈搏,從制造業入手,成立制造業中心,成立G60項目組,對接松江G60科創走廊的百億級項目,持續跟蹤、承接、服務、競爭,該舉措為三大運營商中首創,獲得了松江區領導的肯定。
根據政企業務特點,松江局要求每一個政企經理都具備很高的素質和能力,要讓松江局其他員工提起政企中心,都能豎起大拇指,稱贊“這里同事都是好樣的”。根據“推拉機制”,松江局對業績出色的政企經理給予激勵傾斜,同時加大對表現落后客戶經理的淘汰力度。黃建華對松江局政企中心的定位是“尖刀連”,是要來之能戰的精英部隊,政企中心不養人,每一位政企經理都要能夠獨當一面,堪稱一塊“壓艙石”。
2018年,松江局政企業務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已經比4年前提升了整整8個百分點,松江局業務結構轉型取得了階段性戰略成果,更關鍵的是,松江局政企業務已經拋開了過去對于政府的依賴性,走上了多元化健康發展的道路。
像賣寬帶那樣銷售ICT
長期以來,新興業務一直是松江局政企業務中的一塊空白。分局員工中甚至還鬧過笑話,將“ICT”說成“ITC”,面對這樣的現狀,黃建華提出要實現ICT業務“會走路”到“能奔跑”的質變。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松江局為每個分局都下了一條“紅線”,如果分局全年沒有銷售一單ICT業務,那么則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分局所有“評優”的資格,用黃建華的話來說,“這是逼著大家學會做ICT”。
讓全松江甚至上海市老百姓熟知的,是智慧廣富林文化遺址和泰晤士小鎮美麗家園兩大ICT項目。特別是泰晤士小鎮美麗家園項目中運用了無人機航拍、3F實景建模、物聯網感知、視頻結構化分析等大量的智慧應用,成為智慧應用最豐富的樣板工程,遠超其他運營商同類項目,成為不少外地考察團前來松江必看的智慧基地。松江區政法委書記張益弟實地參觀后,連說三個意想不到:“站位之高意想不到,力度之大意想不到,效果之好意想不到。”
“如果有一天,咱們的分局客戶經理能像銷售寬帶那樣熟練地經營ICT業務,那么我們的ICT業務應該就實現了‘能奔跑’的目標。”黃建華說。
夢想“再創輝煌”
從公客,到政企,再到新興業務;從領導班子,到中層干部,再到基層員工,松江局一系列轉型舉措“大象起舞”的背后,是管理者的擔當和作為、一線員工的信心和信任。
經過近5年的努力拼搏,近兩年來,松江局接連收獲收入份額貢獻獎金獎、收入突破貢獻獎、政企增量收入貢獻獎金獎、寬帶發展獎金獎、社會渠道拓展優勝獎金獎、營維渠道銷售貢獻獎金獎、美麗家園金獎、集團“翼起跨躍”寬帶突破獎等眾多獎項,市場處、營維中心、渠道中心、政企中心等各個發展單元幾乎都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榮譽。
面對成績和榮譽,黃建華常常用“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誡自己和團隊,雖然看上去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松江局上下的共同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現在依然是松江局轉型的關鍵期,依然要對各項工作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重視態度,“我們的政企新興業務能力、云改工程、物聯網……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我們離轉型為面向5G、移動互聯網的現代化公司還有不小的距離。”
對于未來,黃建華說:“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能為松江局打造一支可持續發展的鐵軍,另一個則是實現新時代的新的光榮!”松江局,正奔跑在追夢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