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不再接受新的知識,或許他的世界就會暗無天日。對于企業人來講也是如此,躺在“舒適區”中固然舒適,但也意味著離平庸越來越近。
王舟燕,集團客服運營支撐中心培訓管理人員,就是為客服人員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比賽的“幕后英雄”之一,客服人員所熟悉的萬號大講堂、萬號展播臺以及各類客服比賽都有王舟燕的親力親為。
非科班出身的“老手”
學計算機出身的王舟燕2009年大學畢業進入客服中心,彼時的她在“第一線”接電話,她的“客服生涯”并不長,只有半年,半年之后,她就轉向了培訓崗位,為客服人員進行崗前和在崗培訓。即使2016年進入集團客服,她也未曾離開培訓崗位。
記者:你覺得客服崗位和培訓崗位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王舟燕:客服崗位上為用戶提供服務,培訓崗位則為我的同事提供服務,我要把最好的服務經驗和方法提煉出來,灌輸給客服人員,讓他們少走彎路。
記者:你的客服經驗也就半年,怎么向其他客服人員傳授經驗呢?
王舟燕:是的,我的經驗并不算豐富。我和同事們向新員工、老員工征集了很多典型案例,我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把這些案例進行整理、優化、修訂,最終匯編成冊。此外,制定了客服人員的入職手冊,這兩本手冊相當于建立了VIP客服俱樂部的培訓體系。
記者:還記得你第一次組織參與的培訓或比賽嗎?
王舟燕:2010年,國資委在廣州舉行一個客服技能培訓,我是電信參賽客服代表的10位內訓師之一。根據比賽機制,淘汰的選手直接離開比賽現場,大家的壓力非常大。作為內訓師,更重要的是心理疏導,比賽前,我帶著他們去K歌,盡量放松心態。最終,電信成績很不錯,一共5個金獎,電信客服代表拿下4個。
記者:很有成就感!平時怎么提升自己?
王舟燕:我不是科班出身,因此,我在2013年讀了人力資源方向的研究生,平時也經常在網絡上關注培訓方面的論文和資源,圖書館也是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師資送到偏遠地區
從客服中心到集團客服,王舟燕從一個新手成長為熟手,組織了各種規模更大、涉及面更廣的培訓和比賽,比如萬號大講堂的落地培訓讓她走遍了祖國各地,還組織各省開展了師資集訓活動、協同省公司開發課程等。
記者:萬號大講堂是跨省落地培訓的一個標桿項目,收獲如何?
王舟燕:以前客服條線在跨省培訓方面沒有相關機制,這也造成了偏遠地區培訓匱乏。2016年3月,萬號大講堂落地,這幾年來,我們一共到24個省公司去授課,包括西藏、新疆等。我們一般選擇省會城市,這個省其它城市的學員就坐火車來聽課,有的省公司希望我們到其它城市再去培訓,由于條件所限,無法成行,我們就帶著四五箱直播設備進行現場直播,讓無法到現場的學員也能聽到。2017年萬號大講堂又開發了線上授課——萬號展播臺,擴充了培訓的覆蓋面。
記者:智慧客服是發展方向,去年做了哪些嘗試?
王舟燕: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底組織的一場智慧客服創新應用評選活動,我是項目經理,這個活動在規則制定上很費了一番周折。雖然比賽是12月中旬,但我們從8月就開始組織,最忙的是11月,我去各地參加籌備工作,往往來不及換下深圳的薄襯衫,就已經人在初冬的北京了。最終,效果很不錯,我們獲得了最佳支撐獎的榮譽。
記者:聽說因為這場比賽,你的人生大事也有點耽擱?
王舟燕:也不能算耽擱,只是時間也一直隨著比賽的變化而變化。本來比賽計劃去年11月底進行,我計劃比賽一結束去領證,但是后來比賽時間變了好幾次,領證時間也只能變了。那段時間是比賽準備最忙的時候,也是婚禮籌備最忙的時候,我把對婚禮的要求從此前的各種設想降低到最簡單即可,今年1月5日,我成為了新娘。
記者:恭喜脫單!今年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計劃?
王舟燕:工作上,我希望能建立一個全員培訓體系,此外,還想樹立幾個客服條線的標桿人物。生活上,年齡不小的我最希望能生個豬寶寶,當然這得隨緣,在寶寶沒來之前,先享受兩人世界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