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音響、卡通充電寶、音樂小夜燈、體脂秤、VR游戲眼鏡……這些時尚的電子智能產品,如今開始出現在電信營業廳。4月17日,記者前往浦東探訪了幾家電信營業廳,被這些時尚的小玩意吸引住了。
電信營業廳早就玩起了跨界服務,比如營業廳里開星巴克、設迷你K吧、玩陶藝、做美甲。不過這一次的跨界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雖然這些商品并不是電信的業務產品,但是它們與電信產品又稱得上“情同手足”,因為這些電子產品都被貼上了“智能”的標簽,在這個物物相聯的互聯網時代,智能產品通過網絡是可以相互“來電”的。所以,電信營業廳開始刮起了一股泛智能終端銷售的時尚風。
“小而美”產品賣得俏
去年底,浦東局實體渠道“小試牛刀”,試點在營業廳推廣智能產品,如今,浦東局已有17家門店設立了智能產品專區,智能產品包括兒童類、娛樂類、出行類、安全類、健康類五大類。
妙境路營業廳是浦東局開設的第一家泛智能終端銷售店,記者來到營業廳,只見營業廳的用戶等候區域里,專門設置了一個智能終端產品柜臺,陳列了智能手表、充電插座、門鈴等多款智能商品。其中最熱門的商品當屬智能手表,多達二十余款。妙境路營業廳店長張少波告訴記者,智能手表是賣得最好的一款產品,用戶在排隊等候的時候會順便體驗一下這些產品,也有家長專門帶著孩子來試戴這款專屬于小朋友的智能手表。另外,像充電插座、門鈴這樣的小東西,也比較受歡迎。
在浦東局的17家泛智能終端銷售營業廳中,上南路廳獨具特色,營業廳的門頭“雙雄合璧”,一邊是“中國電信上南路營業廳”字樣,一邊則是“京東專賣店”標識,這是浦東局和京東合作的一家門店,主打“京東線下門店”概念。營業廳里,京東線上門店暢銷的電子產品基本都有,如智能手環、藍牙音響、耳機、移動電源以及游戲類產品等,關鍵是,這些產品的價格與京東線上價格一模一樣,這讓不少用戶覺得在京東是這個價格,線下也能以同樣的價格把產品拿回去,對原先喜歡在京東上購物的用戶來說,既能享受線上價格,又能體驗線下產品,所以門店提出“線上的價格,線下的服務”這一理念。
進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浦東局開設的17家泛智能終端銷售營業廳大多為商圈店,因為商圈會帶來更多的人流,這也是開設此類門店的用意之一。事實上,這一效果開始顯現。妙境路營業廳是浦東局開設的第一家泛智能終端銷售店,客流量提升了20%以上。上南路營業廳開設京東線下店后,不少京東粉把它當作京東實體店,想買什么智能產品會想到去上南店體驗一番。在滬南公路營業廳,平日只有附近老年人來營業廳,在引入智能終端產品展臺后,也開始吸引年輕人進店。“這也是我們希望達到的一種效果。”浦東局渠道中心主任羅玨說,營業廳非常關注客流,不僅關注客流量,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走進營業廳。
客流來了,其最終目的當然是促進電信業務的銷售。所以泛智能終端銷售的合作模式與以往的異業合作有所不同,店里選擇的智能終端產品,可以和電信業務關聯,比如與手機做互動,可以通過手機記錄體脂秤測量的身體各項指標,也可以通過藍牙耳機播放手機點播的歌曲,甚至可以用語音遙控鐘表自動報時。為了讓營業員更好地推廣這些智能產品,由浦東局渠道中心副主任殷亮牽頭的殷亮工作室,會通過工作室的易信公眾號每周推送智能產品的介紹及銷售話術指導,并在每月的專營渠道業務培訓會上開展智能終端培訓會,讓一線銷售人員及時了解最新產品的賣點。
浦東局之所以能率先開出一批泛智能終端銷售門店,也得益于他們3年前成立的“代理商終端聯盟”。當時,浦東局選擇了比較強的8家代理商,組成了“Top8代理商終端聯盟”,聯盟成員和電信相關人員一周一會,很多別出心裁的銷售點子就是通過這樣的頭腦風暴誕生的。聯盟成立3年來,每年浦東局的手機銷量呈逐步遞升態勢,去年的手機銷量就比上一年提升了22%。“當然,電信不是專注賣終端產品的,我們的目的在于,把客流吸引過來,提升我們的主營業務量。”羅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