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萍是崇明局南門營業廳的廳經理。十年前,因為寶寶的降生,楊柳萍從上海市區舉家遷回崇明,在南門營業廳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十年中,她把同事相處成親人,把用戶看作鄉親鄰里,把工作中偶爾遇到的困難轉化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將心比心做服務
收獲朋友和心安
在今年的開門紅銷售競賽第一周,崇明局南門營業廳排名第二,但之后競賽中,他們就再沒有讓郊區第一名的桂冠旁落他人,這樣的戰績一直持續到3月底競賽結束。在楊柳萍眼中,和用戶交朋友,將心比心為用戶解決問題,一直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工作中的樂趣所在,這也是她帶領的營業廳取得傲嬌業績的關鍵所在。
記者:南門營業廳地處崇明相當繁華的地段,你的任務會因此更加繁重嗎?
楊柳萍:或多或少會更繁重一些,由于南門營業廳處在步行街人流量大的特殊地段,致使營業廳的工作時間要比一般營業廳長,從上午8:30工作到晚上8:30。
但我作為一名店長,要負責門店的所有銷售和服務工作。銷售和服務是緊密關聯的,為了做好服務,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我經常會把自己的電話或微信留給用戶,尤其是一些投訴用戶,方便他們在之后遭遇問題時能及時聯系到我,盡快得到解答。生活中接到用戶電話的時間,都是我的工作時間。
記者:面對需要占據生活大部分時間的工作,你會感到壓力大、被打擾嗎?
楊柳萍:不會呀!我很愿意幫助用戶解決問題,也很少遇到無緣無故打擾我的用戶。其實,我現在的一些朋友,最初都是我的投訴用戶。我曾經遇到一個要換號的用戶,由于實習生業務不熟出了差錯,這個用戶在我們營業廳糾纏了很久。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想辦法幫他解決了問題,他非常感激,跟我互加了微信成了好朋友。現在他有空就會來營業廳看我們,偶爾還會為我們帶點好吃的,一起聊聊天。像這樣,如果我們用心跟用戶交流,他也覺得你真心幫他,對你也會有感情。
記者:在業務銷售方面,你有什么訣竅嗎?
楊柳萍:要說訣竅,真的沒什么特別的,其實用現在比較常用的一個詞就是,通信理財顧問,用“替他算賬”這樣一種服務去打動用戶,讓他們覺得我們真的在替他省錢。尤其一些中老年用戶對價格很敏感,我們會在仔細了解用戶的訴求之后,幫他細細地算賬和統籌,真的是做到一戶一案。套餐性價比高,我們還有這種一對一真心的服務,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這樣的產品啊!
崇明是個老齡化比較高的區域,我們在外呼中經常遇到對套餐感興趣但腿腳不便難以出門的老年人。我們便會整理這部分用戶資料,集中上門服務。有位八十多歲的退休醫生喜歡上網,但也僅限于看新聞、炒股票,因為子女都不在身邊,沒有人教他最新的網絡應用。我們上門的時候,就教他微信,還通過微信幫助他跟遠在國外的子女聊天。老人家到現在還跟我們當時上門服務的營業員保持聯系,除了咨詢問題,還拉拉家常。
挑剔苛刻對自己
知足感恩對生活
優秀的工作業績讓記者聯想到一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但與楊柳萍對話時,她的一字一句都像她的名字一般,溫暖和煦如春。楊柳萍對周遭的生活最深的感受是“幸運”,她感謝同事的齊心協力,也感謝女兒的懂事明理,感謝上班只有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唯一苛求的是自己工作中的態度。
記者:你的業績一向都不錯,你覺得你是工作狂嗎?
楊柳萍:我覺得自己算是工作狂類型的人吧,經常忙起來就一個多月無休,偶爾休息一天我就盡量在家陪女兒。女兒現在上五年級了,非常懂事也很理解我,很多事情她都能自己解決,這讓我很心安。我經常早上起來就會接到用戶的電話,然后馬上就出門去解決問題,這些她都看在眼里。
好在呢,我家離營業廳非常近,只有十分鐘的步行路程,盡管營業廳要營業到晚上八點半,但這讓我在兼顧家庭方面非常有優勢了。相比于在市區往往需要兩三個小時上班路程的人,我簡直太幸福了。
記者:作為服務人員,你覺得自己身上有些什么優勢?
楊柳萍:我覺得我最大的優點就是耐心,而耐心是做服務行業最重要的品質,所以我覺得我算是入對行了。我在處理一些棘手問題的時候,就想這其實也在給自己積累經驗,想到這一點我就不會再害怕問題,反而怕沒有發現問題。如果一切順利,我反而會焦慮,會去尋找問題,我希望很多問題能在當下就解決,而不是未來發現措手不及。
記者:你對未來有怎樣的規劃?
楊柳萍:我在南門營業廳工作近10年了,我的團隊中,很多人資歷都比我老,有些人做了十五六年,有些人做了二三十年,甚至有人要做到退休了。我跟這個團隊里面很多人都是多年共事,很有感情。我也很喜歡營業廳這份工作,愿意在工作中與用戶多交流,營業廳里都是本地人,周邊也都是老的住宅小區,大多都是崇明本地人。無論用戶還是同事,彼此都有知根知底的感覺,我愿意在這里再好好地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