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保持“在狀態”是公司黨委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希望領導干部保持勇氣、銳氣、朝氣,進一步激發活力、提升能力、強化執行力,結合實際抓“沉效”。為此,去年公司人力資源部和企發部共同優化了領導人員綜合評價體系,推出了“領導人員‘在狀態’測評”,通過多維度評價領導人員精氣神,讓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在狀態”。今天,本報與公司人力資源部聯合推出“領導干部在狀態”專欄,專題報道在2017年度“在狀態”測評中名列前茅的領導人員,樹立奮發有為的干部精神風貌,影響一群人、帶動一片人,為公司深化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高微
2017年,上海電信新興業務收入依然保持明顯增長勢頭,其中,大數據、大視頻、大安全、云等重點新興業務收入增長尤為顯著,作為分管重點新興業務收入管控的新業務部副總經理陸奕奕可謂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業績單。
在新業務部,一切都與“新”密不可分。這是一個新的部門,自2015年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3年;其經營的業務是新的,也是當前信息行業內的熱門業務;員工是“新”的,總經理金劍鋒和副總經理陸奕奕兩個“搭檔”都是70后,而新業務部中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占了40%。作為新業務部的領導,同時作為新業務部發展策略的推動者和執行者,陸奕奕內心充滿激情,主要領導的強力支撐、員工們的熱情投入,讓陸奕奕在工作中展現出獨有的方式。
讓每個人都知道產品的“爸爸媽媽”是誰
作為一個產品部,新業務部的產品自然不少,大數據、云計算、播播TV、智能組網……新業務部的員工都知道,每個產品都有一個“爸爸”或“媽媽”,也就是產品經理。這是陸奕奕賦予產品經理這支隊伍的“標簽”,也是陸奕奕在面對這支年輕團隊時,在管理中體現的一種人性化的創意。
“我們經營的業務都是行業內的熱點,說實話,外面機會很多,我們憑什么讓這些年輕人留在這里?關鍵在于要讓他們覺得,在電信做產品經理是與在別的地方做產品經理不同的無可替代的一種經歷。”陸奕奕堅持這樣的管理理念,“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產品經理就是產品的owner,產品經理對待產品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大家也都知道,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是誰,產品有問題就去找他的‘爸爸媽媽’,所以產品經理對產品有很強的歸屬感。”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歸屬感,新業務部的年輕人體會到了做產品經理的快樂,覺得做產品經理是有趣的、開心的,是充滿情懷的。入職三年多的產品經理鄧博雯說:“做產品經理最榮耀的時刻不是開一場盛大的發布會,而是在地鐵上,你瞄到一個陌生人正在用你的產品,他用你的產品的時候就跟抬手看了一下手表一樣漫不經心。”看到自己做的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是產品經理追求的成就感,這種追求正是陸奕奕所倡導的。
產品經理的成就感來自哪里?就是當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做出來的產品,在那么大的上海,被那么多的人使用,他可以驕傲地叫一聲‘這是用我的點子做出來的!’這種感覺很重要,也一定很棒,對于他們來說,這就是無可替代的職業經歷。”陸奕奕用這種“無可替代的職業經歷”凝聚了團隊的力量,讓年輕人愿意留在這里,因為這里有他們用心培育的“孩子”。
讓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新業務部的產品經理不乏創新的火花,不乏花哨的點子。陸奕奕了解這些年輕人,她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幫助他們去實現。陸奕奕鼓勵產品經理大膽嘗試的方法是頗具互聯網特色的“碎片化”。她會經常問問產品經理,最近在做些什么、碰到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支撐。她的詢問看起來是隨意的,但這種隨意其實用心良苦。
“陸總與我想象中的國企領導不太一樣。”楊申對記者說。楊申是播播TV的產品經理,播播TV是他一手“帶大”的。播播TV推出的時候,楊申入職才一年,當時他表示出了對這一新業務的興趣,向陸奕奕提出希望能夠參與播播TV的運營。“陸總經常對我們說,你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提,所以我就大著膽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性格有些內斂的楊申說。很快,楊申如愿以償,組建了一支團隊,擔任起播播TV的產品經理。播播TV產品成熟了,可楊申卻不知道怎樣向市場推廣,陸奕奕與他聊了好幾次,并帶著他去市場部、渠道部,尋求渠道支撐。楊申說,這是播播TV推廣成功的關鍵一招,“2016年播播TV從零起步,陸總給我定的目標是一年發展50萬,我當時覺得根本完不成,結果那一年光營業廳就發展了30萬用戶,50萬的目標最后也完成了,當時我覺得特別自豪。”如今,播播TV用戶已超過100萬,楊申的團隊也從最初的2人擴展到8人。
對于初出茅廬的產品經理,陸奕奕體現出的是這樣一種擔當——盡心盡力地去幫助他們獲得成功,這是對員工最好的一種關心。“產品經理的快樂來源于成就感。”陸奕奕說,“新業務部有不少優秀的年輕人,我們一定要給他們機會,給他們平臺。”今年初,在陸奕奕的推動下,新業務部開設了“新業務小課堂”,讓員工分享自己的做產品的心得。原本陸奕奕計劃一個季度舉辦一次,并指定了一些主題。讓陸奕奕沒想到的是,大家很有熱情,主動報名,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主題,“年輕人很愿意分享,而且提出的題目很有價值,像《新媒體營銷心得》《AI深度學習》《怎樣做產品體驗》等,一個季度一次根本hold不住,現在一個月要辦兩三次小課堂。”陸奕奕非常鼓勵年輕人的熱情,希望他們能夠盡情展現自我。
讓自己習慣不同角度地想問題
去年,陸奕奕還兼任公司家庭客戶經營總經理項目組(P2)副主任。對于陸奕奕來說,這是一個寶貴的經歷,“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痛點,工作在P2讓我開始習慣站在不同部門的角度思考問題,進一步打開了我的思路。”很多創新的思路也由此而來,比如營業廳里開設智慧家庭體驗廳。
在P2項目組,陸奕奕主要分管智慧家庭生態圈、體驗式營銷。智慧家庭有不少新產品,但在渠道銷售上卻遭遇瓶頸,因為電信營業廳一向以銷售電信套餐和終端產品為主,用戶已形成了這種消費“定式”。而營業廳也有自己的痛點,去營業廳的用戶大多為老年人,對于他們來說如何吸引年輕人是個難點。正是因為看到兩方的痛點,陸奕奕與團隊提出了智慧家庭體驗廳的模式,率先在江蘇路營業廳開設智慧家庭體驗廳,采用O2O的引流模式,讓用戶在營業廳“玩”智慧家庭,然后在線上下單。目前,包括開放渠道在內的6個營業廳都推出了智慧家庭體驗廳及O2O受理模式。
不同的工作經歷可以帶給自己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對此陸奕奕深有感觸。自2008年以來,陸奕奕先后在市場部、區局工作過,2015年底來到新業務部。10年間,陸奕奕雖然一直從事與新業務相關的工作,但眼界越來越寬,市場部的經歷讓她學會用“大市場”的角度去判斷哪些是更值得做的事,區局的經歷讓她更了解一線的工作方法及實際困難,使她在推廣新業務時能夠更加接地氣。
記者手記:
年輕人的熱情最可貴,也最需要保護
作為一個市場前端人,陸奕奕經常喜歡逛逛大街上各種各樣的店。前不久,她來到位于太古匯的星巴克旗艦店,看到里面圍坐了很多人,星巴克的服務人員正在講解茶知識,教大家如何泡茶、品茶。顧客們熱情很高,忙著拍照、發朋友圈。這給陸奕奕開了一個“腦洞”:人家咖啡店搞的活動并不是與咖啡相關的產品,可是也吸引了那么多人的關注,我們的營業廳是不是也能舉辦一些與電信產品似乎不那么緊密關聯的活動來吸引人流呢?
陸奕奕之所以有這樣的聯想,是因為她覺得,做新業務最難的就是運營創新,是要把新點子新模式在電信的平臺上實現出來并持續運營下去。陸奕奕說,我們做新業務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在具體運營過程中難免磕磕絆絆,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一定要堅持,不能泄氣,不能放棄,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團隊的持續新鮮度和活力非常重要,不能讓年輕人碰到挫折就傷心了,要動腦筋想新辦法去克服困難。也因此,陸奕奕用種種方式保護著這支年輕團隊的熱情,“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外面的東西,并善于應用到我們自己的業務上,這對運營好新業務很重要。”陸奕奕正打算請產品經理們到那家星巴克去喝咖啡,體驗一下人家的運營新模式,希望不久后應用在我們的智慧家庭體驗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