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數碼產品的普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一些似是而非的手機謠言也隱身其間,讓我們難辨真偽。今天小翼為你逐一揭開這些手機謠言的真面目。
謠言1:4G輻射大于3G網絡
無論是4G網絡,還是3G和2G網絡,其產生的輻射對環境影響都微乎其微,更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此外,4G網絡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傳輸相同的數據,其輻射較3G系統更低,3G設備的電磁輻射也比2G設備的電磁輻射低得多。
謠言2:手機電量低時輻射增大千倍
我們通常講的手機輻射是指手機的發射功率,手機輻射的強度與其剩余電量無關,只和信號強度有關。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手機,其在工作時產生的輻射微乎其微,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小伙伴們不必過于擔心。
謠言3:防輻射貼大有用處
這是典型商家借由所謂的手機輻射虛假宣傳的噓頭。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手機,使用時產生的輻射都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自然也就用不到所謂的防輻射貼。
謠言4:手機首次充電要把電量用盡再充
這是針對以前的鎳氫電池手機,將手機電量用盡之后再充電,是因為鎳氫電池擁有記憶效應。如今的手機大多數都使用銼離子電池或聚合物銼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可以隨用隨充。而且過度放電,反而可能對銼電池造成損傷。
謠言5:充電時候玩手機會爆炸
正規手機在出廠前都經過安全測試,一般來講,充電過程中使用手機不會存在安全隱患,但不排除使用劣質充電設備為手機充電,從而導致手機溫度過高或爆炸等極端情況發生。’大家在購買手機和充電設備時最好選擇正規廠家,以免產生安全隱患。
謠言6:銀行卡與手機放棄一會消磁
如今的銀行卡、身份證大都屬于智能卡,信息存儲在半導體芯片上,不使用磁性記錄技術,自然也就不存在被消磁的可能。此外,就算把磁條卡與手機放在一起,手機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微乎其微,也不足以改變卡上的磁條信息。
網友評價:
一定要轉給爸媽看……每天說我被輻射的胖了是什么。感覺爸媽想說的不是輻射明明是嫌棄你胖了....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