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市場部旗下的移動終端運營中心成為獨立部門后,從事多年財務的陳凌蕓翻開了人力資源工作這一頁。從零開始的工作沒有令她卻步,反而被她視作成長的臺階。良好的時間管理和工作習慣讓她事半功倍,同時來自各部門的支持和協助也讓她心存感激。
■記者李蘊坤攝影范奕俊
壓力大時會夜半驚醒
陳凌蕓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新手,她拿出肯學、好學、不服輸的精神氣,反復摸索人力系統各個模塊中的使用路徑。
記者: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工作的新手,你的壓力大嗎?
陳凌蕓:我是今年4月轉行的,現在薪酬、培訓、績效都是我在處理。壓力肯定有,有時候會夜半驚醒,特別是在處理全年人工成本預算的時候,這個數字涉及到核撥年終獎,容不得一絲誤差,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我記得有一次,人力資源部門要求我們盤數字,我把報表提交后,想想還是不放心,晚上躺下來之后又在腦子里過了一遍,真的就想到一個小問題。因為第二天是周六,我不可能再聯系人力資源部的同事了,所以我就設了星期一一大早的鬧鐘,以便及時復核。
記者:你是怎樣學習人力資源知識的?
陳凌蕓:這方面我要感謝市場部的老師,基本是手把手教我怎么發工資、怎么操作績效、怎么維護人員關系。因為我做過10年財務,薪酬又是基于數字的應用,所以學起來上手還比較快。每個月10日是時間節點,工作特別多,領導也會和我一起核對數據,適當地減輕我的工作量。
記者:高度負荷下,你是怎么安排工作時間的?
陳凌蕓:我早上8:00-8:30到公司,有時候中午不休息,午飯就叫外賣,所以我在辦公室吃飯大家也見怪不怪了。我的生活一直很規律、很準時,像早期住校的時候,都是一熄燈就睡的。我覺得學習就應該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保證了當天的睡眠時間,第二天才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學習上。
如今在工作中,我也是這么堅持的。我有一個習慣,但凡有空閑的時候,先看一下OA,把重要的信息排序記錄下來,以便處理起來能分清輕重緩急。我通常會在文件上沒有打印的一面做記錄,直到每一項工作都打勾完成了再把紙處理掉。
與周圍人的碰撞
兼任工會委員和支部委員,陳凌蕓時常協助工會組織活動,同時積極開展終端中心支部工作。她相信在為員工服務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認識每位成員,發掘不同人的特長。
記者:工會組織的活動多嗎?
陳凌蕓:活動還是不少的,像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兒童節、讀書日等都要開展活動。今年公司舉辦員工文化藝術節,活動也不少。從這些活動中,我能更多地了解大家的特長以及想法。比如今年的五四青年座談會,原來是想召集35歲以下的人員參加,但領導特別提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60歲以下都算青年,所以鼓勵大家都來參與。年輕人以外包人員為主,畢竟如何關心、關愛外包人員,也是工會的重頭戲。經過這樣一次座談會,希望把大家更好地融合起來。
記者:這些活動都是何時規劃的?
陳凌蕓:見縫插針地準備,做不完就帶回家。有時候我們搞聯合支部,就會有別的工會委員跟我合作。今年我們組織過自然博物館的一個主題課程,我就和市場部另一個工會委員共同策劃,盡量讓大家都滿意。
輔導孩子的方式變了
走上新崗位后,陳凌蕓沒有時間像往年那般親自督促孩子的學習。于是,她思索出新的解決辦法,那就是給孩子樹立自律的榜樣,教他同樣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記者:你還有時間輔導孩子功課嗎?
陳凌蕓:孩子小的時候我都是親力親為的。今年工作比較忙,我就有了新的想法,覺得孩子不能一直依賴父母。我兒子今年11歲了,他的思想也還算成熟,所以我就和他當面交流,告訴他如果能做到自我監督,我會給他怎樣的獎勵。
記者:你是在用人力資源的制度來激勵他嗎?
陳凌蕓:一開始他還是比較依賴我,但是慢慢地發現媽媽有媽媽的工作。他在學校里是學習委員,相信他是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的。我獎勵他的方式就是他最愛的游戲。我告訴他,如果讓媽媽看到100分的卷子,那玩游戲的時間肯定會倍增。而且我不定時地對他進行現場測驗,像抽背單詞,如果全部通過,那么延長游戲時間,否則就要暫停。這種獎懲措施已經讓他嘗到了甜頭,而他今年的學習也沒有落下,這讓我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