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首屆政企客戶維護服務技能競賽在南京舉行。來自集團31個省(市、區)公司的93名政支精英選手會聚金陵、同臺競技。最終,由上海NOC胡曉宇、李靖、浦東局吳俊杰以及信網部陳霄航組成的上海電信代表隊拔得頭籌。同時,胡曉宇、李靖和吳俊杰分別獲得個人一、二、三等獎,并分獲“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國電信集團技術能手”和“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維護服務標兵”稱號。在這些榮耀的背后,是隊員們兩個多月的高強度封閉訓練。
■記者李蘊坤
技術骨干和潛力新星的組合
老將和新兵的人員配置,是上海代表隊的戰略。胡曉宇和李靖作為資深工程師,是隊伍里絕對的技術支撐。身為主任工程師的胡曉宇,雖然性格內斂,但他在專業領域成績斐然,時常在集團技術人員的群聊中為大家答疑解惑,這些都為他贏得了超高的人氣。譬如這次競賽中舉足輕重的NB-IoT,胡曉宇能夠準確地說出四大特征,并且講述得活靈活現,原本生硬晦澀的知識點在他口中變得通俗易懂。
吳俊杰也背負著團隊殷切的希冀。在他原本的技術支撐工作中,很少與客戶接觸,而這次讓他負責客戶維護。為了不給團隊拉后腿,吳俊杰付出了驚人的苦功,一邊跟著同事學習處理新業務的方法和流程,一邊背誦各種陌生的專業術語。在一次集訓中被抽查到某個要點,他熟練地背出了與之相關的全部規范,為團隊晉級決賽前6名貢獻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他也給大家帶來不少啼笑皆非的小故事。譬如在情景處置中,吳俊杰為確保萬無一失,見“客戶”之前還認真地穿上了鞋套,讓評委們頗為意外,他是唯一一個進考場還穿鞋套的“耿直boy”。
實際上,在這次比賽中,除了經驗豐富的“老將”,有潛力的“新兵”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上海電信代表隊中的新兵就是陳霄航,比賽最初是“3主+3備”的人員配置,陳霄航最初是胡曉宇的替補。然而就在決賽前10天,忽然下達了每支隊伍只允許搭配一名替補選手的通知。經過再三斟酌,支撐3位正式隊員的“萬金油”角色就落在了陳霄航這名90后的身上,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一個多星期里吃透其他兩位選手的知識點。令人欣慰的是,陳霄航在決賽中成功地激發出了“超級替補”的潛力,不但制作了漂亮的PPT,還用富有親和力的串講撐起15分鐘的展示,助力團隊在該環節領先了競爭對手17分之多,陳霄航也因此被稱為堪比“NBA最佳第6人”的存在。
上海代表隊能一舉奪魁,也歸功于四位成員默契的合作。對他們來說,為了團隊的榮譽,熬多少個通宵都是開心的,胡曉宇說:“團隊進前6,比自己拿個人獎還要期待。”李靖也感慨:“每個人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比賽期間發起近40℃高燒
這次南京之行中最大的意外,莫過于李靖突發高燒。
決賽前半個月,李靖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當醫生告知他有口腔囊腫時,他倍感煎熬,到底要不要做手術?最后他還是橫了心去醫院,因為如果不盡快解決,自己就會一直被囊腫的問題所折磨,影響比賽狀態。
雖然手術順利完成了,可漫長的副作用也是一種煎熬。有一次,在情景處置的答題中,李靖因寒熱而身心俱疲。好不容易熬到比賽結束,又因流程安排在封閉的考場中多呆了兩個小時,期間冷汗涔涔,一出門就發起了39.6℃的高燒。可是第二天還有實際操練的大關等著他去闖,且這一環節面臨的是在一小時內爭分奪秒的技術操作,若此時退場,對于團隊沖擊前6都很有影響。于是李靖當機立斷,下午就去醫院掛了點滴,強行壓制住高熱,到了晚上繼續躺在病床上復習。“不能浮躁,心理關一定要過。”李靖為自己加油。
第二天一大早,李靖就敲響了吳俊杰的房門,要為實操題再做一遍溫習。就這樣,一行隊員擠在桌子前,互相抽檢、互相提點,完成了晉級決賽前的最后沖刺。直到聽到團隊成功晉級的消息,所有人才舒展開緊蹙的眉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強大的后勤支持,上海代表隊這匹“黑馬”或許也不會脫穎而出。比如工會、移互部、人力資源部等諸多部門提供技術指導、演講教學和心理輔導,光是隊員們學習用的文檔,就整理出1GB之多;網運部和上海NOC的同事看到隊員穿著單薄的西服在零度的天氣中瑟瑟發抖時,他們走了半個小時的路買了暖寶寶;在李靖高燒期間,同事守著他在醫院打吊針。在這股“心往一處使”的動力下,團隊在決賽中呈現出比排練時更精彩自信的展示,獲得現場最高的531分,必答項目全對,最終以551的總成績鎖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