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企業員工創新的動力和著力點來自于哪里?
裝上吸鐵石簡易門鎖,樓道里的光分箱能輕易關上、不易損壞,小小的創新解決了光網接入網樓道老光分箱整治的難題;將標準地址庫與電子地圖相結合,開發出的“千兆網絡覆蓋熱力圖”能讓用戶實時了解自家是否能申請辦理千兆寬帶;應用不同的彩色標簽,將相應的網絡端口、接口匹配起來,提升了家庭組網的便捷度和服務質量……
在10月23日公司舉行的2016-2017年員工崗位創新資助項目優秀成果發布暨推廣簽約儀式上,或許可以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這些創新成果,是員工們立足自身崗位,解決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而產生的。創新,并不遙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公司副總經理常朝暉參加了成果發布會,并向10名創新者頒獎。
■記者 錢立富
創新,可以很接地氣
在很多員工眼中,創新是件“高大上”的事情,離自己遙不可及。而這一次遴選出來的10個員工崗位創新資助優秀項目則告訴我們,創新其實很接地氣。
這些年來,光纖寬帶大發展,居民樓的樓道內基本上都安裝了光分箱。嘉定局維護中心的朱春華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老舊光分箱由于頻繁開關,箱鎖損壞嚴重,導致無法關閉。這不僅影響了樓道美觀、社區形象,而且帶來安全隱患,如果居民一不留心,上下樓的時候有可能被無法關閉的箱門所傷。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朱春華和同事們一直在尋找方法。家里的一扇門給了朱春華靈感,這扇門安裝了強力吸鐵石,打開后可以很好關閉。受此啟發,朱春華給光分箱做了吸鐵石簡易門鎖,試了一番,果然好用。推廣之后,配置了吸鐵石簡易門鎖的光分箱減少了員工的維護負擔,也得到居民和街道、居委方面的認可。“雖然是小小的點子,但是外界感覺很好。”朱春華說。
江湖人稱“址南者”的陳溶冰也有相同感觸:“創新不是很遠,而是很近。”網運部的陳溶冰一直和地址庫資源打交道,去年下半年公司規模推廣千兆寬帶,不少用戶想安裝千兆寬帶,但申請時被告知所在小區千兆寬帶還沒被覆蓋,這觸動了陳溶冰。為了讓用戶更加實時、精準了解千兆覆蓋情況,陳溶冰想到將公司的標準地址庫數據資源和電子地圖“嫁接”在一起,開發出了“千兆網絡覆蓋熱力圖”。打開熱力地圖后可以清楚看到具體小區,甚至某某弄某某號的具體覆蓋情況。“創新基于實際工作,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多想一想,我能為公司做些什么,創新一定獲得成功。”陳溶冰說。
創新,源于堅持不懈
創新就在身邊,但是創新頗為不易,要有顆堅強的心。
“創新過程中,新的困難總是不期而遇,失敗和挫折總是難以避免,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就有希望摘得創新的碩果。”莘閔局客戶工程師周紀東說。這一次他發明的新型熱熔套管和蝶形取纖架摘得員工崗位創新資助項目優秀成果。
周紀東的這兩項發明有效保證了光纖接續的快速完成,提高了施工人員的成功率。比如取纖架,能夠有效避免光纖折斷。在成果發布現場,周紀東不僅展示了最新的第四代取纖架,還帶來了第一代產品。第一代取纖架的鐵絲通過手工拗制而成。周紀東當時教很多裝維人員拗取纖架,不過發現大家做出來的取纖架尺寸誤差很大,影響功能發揮,在可復制、可推廣方面遇到了障礙。周紀東沒有放棄,而是通過一次次的改進,如今的取纖架實現了標準化制作,不僅做得美觀,而且實用性更強。
高層樓宇的干擾源排查一直是個難題,技術人員往往要花上一兩天時間,爬了一層樓又一層樓才能找到干擾源。針對難題,來自移動互聯網部的沈衛朝想到將無人機引入干擾源的排查工作中,現在已經得到實際應用,無人機轉一圈,基本上就能將干擾源定位。在無人機頻譜儀的研制中,沈衛朝和同事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反復論證和試驗,解決了無人機載重、空中采集到的數據傳至地面操控終端等難題。最終,搭載頻譜儀無人機順利飛到空中,成為排查干擾源的新利器。
創新,來自于公司推動
激發員工活力、提升員工活力,公司一直都在鼓勵員工進行創新。
去年5月,由公司工會和總師室牽頭設立的崗位創新項目資助平臺上線,這一平臺讓員工的創新想法不僅有了展示的機會,而且有可能獲得資金支撐。新業務部的傅菊文開發的語音驗真產品,能更有效地防范信息詐騙,現在已經在部分線上平臺得到應用。“有一次我在辦公樓內看到員工創新資助平臺的海報,感覺很不錯,就申請了。我覺得這個平臺對提升員工崗位創新的熱情有很大推動作用。”傅菊文說道。
資助平臺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幫助員工理清創新是什么,消除對創新的神秘感、畏懼感,身邊的小發明、小設計、小改進都可以是創新。二是為員工創新提供便利和支撐,比如公司技術專家會提供一些技術支撐。
員工崗位創新項目資助平臺上線至今,有200多項創新項目申請資助,其中獲批近百項。今年6月,公司工會和總師室對獲得資助并結案的項目進行評審,邀請數十名勞模和工會主席初審,從中選出20個項目。之后,又組織網運、客服、渠道、新業務等專業部門進行復審,最終評選出10個優秀資助創新項目。
從創新思維到創新實踐,從創新成果到創新應用,崗位創新來源于崗位,也將應用于崗位。完善的創新體系,必然是一個閉環的體系。在成果發布會上,項目推進方公司工會和總師室,與渠道部、新業務部、網運部等項目應用方進行簽約,對這些優秀的創新成果進行推廣,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鼓勵更多員工立足崗位進行創新。
TIPS:十大員工崗位創新資助項目優秀成果
《樓道老光分箱改造》 朱春華(嘉定局)
《地址資源價值挖掘》 陳溶冰(網運部)
《家庭用戶端彩色標簽應用》 史晴(東區局)
《新型熱熔套管研發和蝶形光纜熱熔弓型取纖架》 周紀東(莘閔局)
《仿真SIP用戶小交換機》 唐穎淳(總師室)
《OIDD智能驗證產品開發和應用》 傅菊文(新業務部)
《機房漏積水監測無線傳感器網》 黃谷明(信網部)
《營維攻堅創新》 楊建林(寶山局)
《無人機頻譜儀研制》 沈衛朝(移互部)
《集約運營下的O2O協同能力提升》 袁方(浦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