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倏忽而逝,而歷史從不給平庸留下任何印記。
看得見的地方,上海的模樣在變:東方明珠有了“小伙伴”,地鐵從1號線開到了16號線;黃浦江上又多了幾座橋,到崇明不再只能坐輪渡;迪士尼的夢幻城堡照亮了夜空,東方夢工廠里跳出“功夫熊貓”……6340平方公里的版圖上,這座“魔幻之都”一點點立體起來,外灘的風情、陸家嘴的激情、新天地的慵懶,在20年間,慢慢撐滿了整個城市空間。
看不見的地方,上海的“毛細血管”——寬帶也在變:網速從K到M再到G,玩法從聊天室到視頻到直播,無論你在人民廣場吃雞,還是在石庫門弄堂里“白相”,這張無形的網,將2000多萬人連接在一起,將上海與世界連接在一起。
20個瞬間,20個印記。
一座城和一張網的故事,永遠也說不完。
1997年
這一年:上海地鐵一號線全線貫通運營
這一年:ATM寬帶通信試驗網投入商用
上世紀90年代,城市快速交通熱潮掀起,上海地鐵一號線實現全線貫通運營。與此同時,信息高速公路熱潮在全球興起,上海也不例外。
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1997年,上海ATM寬帶通信試驗網投入商用,使得上海具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寬帶通信業務能力,在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進程中有了良好開端。
與此同時,上海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窄帶)投入商用,上海也由此成為國內最先商用ISDN的地方,為人們帶來了更經濟、更多樣化的上網方式。通過ISDN,雖然仍是通過電話線上網,但和以往相比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網速快了好幾倍,還可以做到上網、打電話兩不誤,各個局域網也都連接起來。
同期,上海熱線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國內最早的公共信息網,為人們上網提供了“好去處”,從而能獲得新聞、證券、教育等各方面的信息。當時上海熱線可向公眾提供300多大類信息,信息欄目近萬條。
1998年
這一年:克林頓訪問上海
這一年:克林頓在上海“泡”網吧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的生活中增添了一處新的公共娛樂場所——網吧。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網吧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成為一種獨特的現象,這甚至吸引了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注意。
199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訪華來到上海,一天早餐之后,他來到上海陜西南路上的一家網吧,和中國學生一起上網,瀏覽了白宮和上海博物館的頁面。
在網絡并不發達的時期,網吧為很多人上網提供了便利。1998年底,上海電信開設了“因特網苑”,提供休閑式的網頁瀏覽、電子郵件收發等服務。而到了2003年,獲得地方性連鎖網吧牌照的上海電信正式經營“綠色動力”網吧,倡導綠色上網理念,并嘗試多元化經營模式,將視訊、支付、上網和游戲卡等業務引入“綠色動力”網吧。
現在隨著家庭寬帶網速水平和普及程度的提升,推動網吧行業進行轉型,這一過程中雖然有痛苦,但也有喜悅。
1999年-2000年
這一年:中國首屆網站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這一年:ADSL商用 網民走進M時代
通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寬帶接入技術上尤其明顯。1999年,比ISDN網速更快的ADSL寬帶開始在上海出現,到了2000年,上海電信全面開放ADSL寬帶接入業務,申城市民上網開始從K時代走進M時代。
ADSL的中文意思是“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它采用了新的數字調制解調技術,提供上行最高1.5Mbit/s和下行最高8Mbit/s的速率,這比最高速率為56Kbit/s的電話撥號上網以及128Kbit/s的ISDN快上許多倍。而且,ADSL用起來比電話撥號上網和ISDN還方便。因此,當時ADSL被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譽為“現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快車”。
在此背景下,上海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ADSL寬帶網絡建設,投入巨資進行電纜改造并采購交換設備。2000年,上海電信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ADSL寬帶接入網,并通過下調安裝設備費等措施,大力推動ADSL寬帶普及。
ADSL寬帶的面市,開始引領上海市民進入上網M時代,和以往K時代上網相比,如同水管變粗、水龍頭擰大,上網的感覺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2001年
這一年:“中國上海”門戶網站開通
這一年:上網炒股 證券公司埋單
如果將寬帶比作信息公路,那么內容應用就是路上跑著的車。沒有高速公路,車跑不快,而沒有足夠的汽車,高速公路的價值也無從體現,更無法持續發展。所以,寬帶發展需要“有路、有車、有風景”,才能讓更多人用起來。
這一年,互聯網在政務網建設、企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大作用,“中國上?!遍T戶網站開通,在個人應用領域,互聯網應用也在蓬勃發展。
2001年,上海出現了一件新鮮事,“股民上網炒股,證券公司埋單”。上海電信和券商合作,只要股民使用相應的交易軟件,并且交易額達到一定量后,就可以報銷不同程度的ADSL費用。另外,VOD視頻點播、寬帶BBS論壇、網上樓市等也頗受用戶歡迎。
在這一時期,速度更快的ADSL寬帶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在新增用戶市場,占據大部分份額。寬帶,已被越來越多的上海人所認知和接受。
2002年
這一年:上海磁懸浮列車開通運行
這一年:筆記本電腦不接“尾巴”也能上網
人類的需求是無止境的:有了地鐵,人們希望能有更快速的城市交通方式,所以上海磁懸浮列車應運而生;有了有線寬帶,用戶也希望能擺脫線纜束縛、自由自在上網。這些事情,2002年在上海發生了。
2001年7月,第21屆男籃亞錦賽在上海舉行,近200名老記沒有像往常那樣,比賽結束后沖到新聞中心爭搶網線端口發稿。這一次,老記們不管是坐在新聞中心還是體育館內其他區域,都能夠上網發稿,因為上海電信當時提供了無線局域網WLAN服務,只要在筆記本電腦上插入無線局域網卡,再將相應的軟件安裝到電腦中,就可以無線上網。
2001年只是試水,2002年無線局域網WLAN業務開始以“天翼通”的品牌方式正式推廣,電腦少了一根“尾巴”,而信息溝通多了一份自由,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的需求。
2003年
這一年:上海信息產業年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首破10%
這一年:申請后37小時就能用上寬帶
到2003年,寬帶業務已經成為上海電信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累計凈增73萬戶寬帶用戶,其中ADSL用戶約57萬戶,寬帶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而在這一年,信息產業的地位在上海得到進一步增強。
這一年,上海電信推出了多種優惠套餐,開展“寬帶急速之旅2003”等活動吸引用戶,在營銷方式上以“套餐式”營銷為主,方便用戶進行選擇。
與此同時,上海電信也意識到,市場經濟奉行的是“快魚”法則,動作遲緩難免貽誤商機、丟失用戶。要想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發展,動作必須要快。所以在2003年,對寬帶安裝服務進行了一次大調整,縮短流程,從而更快為用戶提供服務。原本,用戶提出安裝ADSL寬帶的申請,到最終寬帶安裝調試成功,一般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通過內部流程調整,2003年4月上海電信做出“寬帶業務受理37小時安裝承諾”:對具備安裝條件的用戶,自受理申請起37小時內提供上門安裝服務。此舉大幅提升了寬帶服務水平和用戶滿意率。
2004年
這一年:劉翔奪得奧運冠軍
這一年:電信寬帶用戶突破百萬
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得男子110米欄冠軍,拿下了中國奧運史上分量最重的金牌。上海速度從此有了代言人:劉翔。
實際上,上海速度還有另一“代言人”:上海電信寬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2004年5月,上海電信寬帶用戶數超過100萬,在國內各大城市中,上海的寬帶用戶規模率先達到百萬級別。
為了推動寬帶業務發展,中國電信之前就啟動了“寬帶極速之旅”等寬帶業務領域合作計劃,廣泛聯合設備制造商、終端供應商、軟件廠商以及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共同開發寬帶業務市場,推動了以ADSL為主的寬帶接入業務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之后,中國電信再次擴展合作伙伴陣營,在大力推廣ADSL、LAN等有線接入業務的同時,推出WLAN及ADSL+WLAN等無線接入業務。
2005年
這一年:第九城市正式運營魔獸世界
這一年:上海成為中國“寬帶第一城”
2005年,上海電信寬帶用戶凈增52.17萬戶,總數達到182.51萬戶,由此成為中國“寬帶第一城”。寬帶的普及不僅帶動了區域的信息產業發展,而且增進了上海的城市開放度。
不僅是用戶數量,上海電信的寬帶用戶“質量”也是領先的。2005年10月,上海電信光纖到戶(FTTH)業務在浦東聯洋社區的第九城市小區開通,實現4.5M高速上網。光纖到戶是我國信息通信業“光進銅退”戰略的核心之所在,對今后開通高速數據傳輸、下一代網絡等業務具有重大意義。
也是在這一年,朱駿創辦的第九城市(九城)斥巨資獲得了《魔獸世界》在中國內地的獨家運營權,并進行商業化運營,獲得巨大成功。這是一款現象級網游,無論是對于國內的網游產業,還是對于信息通信產業,都是值得去書寫、去銘記。
同樣是在這一時期,電信寬帶套餐越發多元化,“莘莘學子套餐”“老小孩套餐”等等,以個性化特點吸引了大量家庭和企業用戶。
2006年
這一年:上海開往西藏拉薩的首班列車啟程
這一年:可以回看、點播的電視新看法來了
2006年,滬薩特快旅游列車啟程,這讓從東方明珠上海到雪域明珠拉薩的地面交通方式除了318國道外,有了新選擇。同樣是在這一年,上海市民看電視也有了新選擇。
電視臺播什么,自己就看什么,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看電視都是這樣的“被動”。而IPTV的出現則打破了傳統,帶來了“電視新看法”,能回看、能點播,而且可以通過電視大屏享受到豐富的互聯網應用。
提到國內IPTV業務發展,就不得不提到上海電信。2005年,上海電信與獲得IPTV牌照的上海文廣合作,在閔行和浦東部分區域開放IPTV業務。這不僅標志著中國電信IPTV業務邁出商用步伐,突破了寬帶應用的瓶頸,而且對國內IPTV發展具有標桿作用和示范效應。2006年初,國家領導人在上海觀看了IPTV演示后,將上海電信與上海文廣的合作模式稱為“上海模式”。
2006年9月1日,上海電信與上海文廣聯手在全市推廣IPTV業務。
2007年
這一年:外白渡橋渡過百歲生日
這一年:寬帶用戶數達300萬戶
說起百歲的外白渡橋,每一個在上海生活或者曾經生活過的人都會對它印象深刻,它默默見證著上海的滄桑歲月。如果說外白渡橋是舊上海的標志,那么電信寬帶就是新上海的速度。
MiniPOP點,這個詞雖然對許多人來說有些陌生,但正是這項上海電信的技術創新,解決了線路長、寬帶提速慢等傳統電信網絡的痼疾,讓上海的老弄堂、石庫門、新公房、老大樓等各式各樣的老大難小區居民都裝上了高速寬帶。
技術的成熟推動了寬帶用戶爆炸性增長,2007年中,上海寬帶用戶數突破300萬,按照當時上海1800多萬常住人口計算,平均每6人就擁有一根寬帶;平均每兩戶家庭中,就有一戶家庭裝有電信寬帶,除了崇明島外,上海已基本實現“寬帶村村通”,寬帶用戶數量在全國各城市中居首位。
2008年
這一年: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拔地而起
這一年:IPTV里的明星看得更清了
繼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之后,又一個陸家嘴地標拔地而起。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存身于“世界金融磁場”,正利用其強大的磁引力,吸引全球的信息和人士。
IPTV也正成為大磁場,越來越多的節目內容入駐IPTV,而清晰度也向新高度攀升。2008年世界電信日,上海電信正式宣布商用高清IPTV。
針對高清IPTV用戶12M的網絡帶寬要求,上海電信一方面采用最大接入帶寬24M的ADSL2+技術,突破ADSL最大接入帶寬僅8M的技術瓶頸;另一方面采用“光進銅退”方式縮短線路距離,使寬帶接入達到12M以上。高清IPTV機頂盒輸出的視頻圖像清晰度比標清節目高4倍以上,提高了IPTV視頻節目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了IPTV的開機率。
2009年
這一年:人民路越江隧道南線貫通
這一年:上海正式告別“K速率”時代
2009年3月1日上午8時,建設者操作著直徑達11.58米的大型盾構機順利進入接收井,宣告人民路越江隧道南線貫通。這廂,浦江兩岸的距離越來越近;那廂,在互聯網上,從來沒有浦東和浦西。
今天,許多電信用戶都知道“咱家用的是城市光網”,而在2009年,這個嶄新的概念被第一次正式提出。上海電信當時計劃于2009和2010年在上海投資60億元,3年內完成光纖“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百萬兆)出口”的寬帶網絡改造目標。在當年開始建設的“世博最佳城市實踐區”和“世博村”中,上海市民看到自家信息生活的未來,光纖到戶被納入上海電信“城市光網”的整體建設規劃中。
2010年
這一年:世博會盛大召開
這一年:“城市光網”光速前進
2010年,世界看東方,看到的是黃浦江兩岸,用184天的瑰麗成就了一屆璀璨史冊的世博會。也正是那一年,上海地下涌動的信息血脈越發強烈地跳動著,2010年是“城市光網”蓬勃發展的一年。
上海電信城市光網覆蓋能力達到200萬戶,眼看時機成熟,上海電信推出一攬子“城市光網”業務和產品,針對家庭用戶的“光速e家”套餐提供了10M、30M、50M、100M帶寬。這一年,上海電信光網用戶超過45萬戶,其中FTTH超過24萬戶,上海寬帶用戶的平均帶寬到了4M。
上海電信還與土豆網、PPLive、盛大、激動網等行業內主流內容應用提供商合作,為IPTV、“魔屏”、互聯星空、天翼手機等中國電信的增值業務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2011年
這一年:崇啟大橋建成通車
這一年:上海問鼎中國“城市光網第一城”
崇啟大橋的建成通車,已經不是上海人第一次成功挑戰長江,上海人天生就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問鼎中國“城市光網第一城”,實至名歸。
2011年伊始,上海電信迫不及待地向其寬帶用戶推出了“二免一贈一極速”智慧城市寬帶大提速計劃,提速計劃具體包括“光纖到家,增速免費;百兆到戶,20兆起步;家庭存儲,百G贈送;公共熱點,WiFi免費”。其中最重磅的是,凡上海電信已有寬帶用戶,只要所在小區經過城市光網工程改造完成光纖覆蓋,就可以實現光纖入戶,并在現有帶寬基礎上免費實現寬帶速率倍增。
完成此次大提速之后,上海電信寬帶平均帶寬達到8M,而“寬帶大提速”也成為一張上海寬帶的名片,變成上海電信惠及用戶的傳統。
2012年
這一年:“東方夢工廠”落戶徐匯濱江
這一年:“大提速”引領上海走進“光時代”
中國人有自己的動漫夢、電影夢,2012年,“東方夢工廠”落戶徐匯濱江,開啟華人的夢想時代。與此同時,上海的另一個“夢時代”正在開啟,一次又一次“大提速”引領著上海走進“光時代”。
2011年、2012年,上海電信保持每年兩次“大提速”的光網高速發展態勢。2012年4月和9月,上海電信完成第三和第四次寬帶大提速。2012年底,上海電信基本實現城鎮化地區650萬用戶的光網全覆蓋,家庭光網速率可免費升至10M,上海正式走進“光時代”,成為中國“城市光網第一城”。
2013年
這一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運行
這一年:城市光網用戶突破300萬
另一個浦東?另一個深圳?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運行,得天獨厚的政策紅利讓滬上經濟產業鏈興奮不已,那一年,城市光網用戶突破300萬,上海也是網速的“特區”。
從2011年初啟動“兩免一贈一極速”計劃開始,2013年9月,已經是上海電信第六次提速寬帶。兩年半間,經過五輪寬帶大提速,上海城市光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寬帶用戶平均帶寬已超過20M,網速位居全國第一。
之前已經小步快跑進入“百兆時代”的上海,這次大幅下調了資費,以鼓勵更多的光網用戶升速至百兆,100M家庭寬帶的降價幅度達到了52%,每兆單價為2.8元。
2014年
這一年:ARJ21首架交付機離地飛行
這一年:天翼4G上市了
ARJ21首架交付飛機105架機在上海騰空而起,中國民機研制一直在苦苦追趕世界先進水平,ARJ21是夢想照進現實的一道曙光。同一年,天翼4G開始了向國際先進4G網絡的追趕。
2月14日,情人節撞上元宵節,兩節19年才會相遇一次。就在這一天,中國電信開啟天翼4G全面商用時代,發布了首批天翼4G套餐資費標準,包括月付套餐、半年卡套餐和年卡套餐,同時推出天翼4G的品牌廣告“分享美好生活”。 上海電信用戶在擁有固網寬帶和WiFi之后,再次擁有了移動寬帶的極速體驗。
2015年
這一年:“新靜安區”成立
這一年:上海開啟“G”時代
對打小從上海長大的人來說,靜安區、閘北區合并為“新靜安區”,開啟了一個新的認知;其實,上海電信也正準備給電信用戶一個新認知——寬帶速率開始進入“G”時代了!
這一年,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而上海電信的第七次“智慧城市”寬帶大提速也如期開啟。此次大提速惠及所有上海寬帶用戶,50M、100M、200M寬帶成為家庭標配。
2015年5月,上海電信推出FTTH千兆寬帶示范點,再次走在了中國寬帶速率新時代前列。
2016年
這一年:上海迪士尼“點亮心中奇夢”
這一年:上海夢想成為“千兆寬帶第一城”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如夢如幻的迪士尼城堡,而對上海的網友來說,腳下的魔都正在變成一個夢想中的“千兆寬帶第一城”。
2016年,千兆寬帶接入服務正式在上海進入商業化規模發展,根據規劃,上海將實現千兆寬帶全覆蓋,上海也將在2019年前成為內地首個實現千兆寬帶全覆蓋的城市。
千兆寬帶最高速率為1024Mbps,也就是說,如果下載一部2GB的高清電影,最快只需16秒。隨著千兆寬帶的日益普及,智能家居、家庭安防、家庭VR/AR體驗等等都有了超高“網速”的支持。
2017年
這一年: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這一年:上海光纖覆蓋率超99%
國產大飛機C919在歷經10年后終于破繭化蝶,實現了國產客機領域的突破;20年之后,上海寬帶將繼續演奏下一曲華美樂章。
2017年,上海電信投資超過30億元深入建設“千兆寬帶”網絡工程,年內將完成超過5000個小區的“千兆寬帶”接入。
同時,如果網齡滿10年,可以向上海電信申請直接升速至200M。截至目前,上海電信家庭用戶平均接入速率已達71.7兆,年底前平均速率將達百兆。上海正大踏步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千兆寬帶全覆蓋的城市,一舉確立“百兆起步、千兆主流”的“城市新光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