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公司今年校園秋促“第一站”在上海師范大學奉賢校區拉開帷幕,電信員工不顧汗水浸透了T恤、烈日曬紅了皮膚,熱情細致地向家長和學生介紹電信套餐,為他們提供最佳的通信服務。
公司今年繼續在校園市場采取積極策略,普及推廣全國流量不限量套餐,同時進一步提升寬帶網速。前置營銷和在線受理今年更受重視,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方便了用戶。在校園市場上,粉絲運營的“味道”越來越濃,電信不僅僅簡單向學生銷售套餐,而是與學生用戶頻繁互動、緊密聯系。
“第一站”在奉賢
上海師范大學(奉賢校區)是今年滬上高校中開學最早的大學,共有5500余名新生入校,規模不小。新生報到日是8月25日和26日周末兩天,不過在8月24日,不少新生和家長已經來到校園內。
上海師范大學奉賢校區不允許擺攤設點,校園店、合作點成為開展校園秋促工作的重要陣地。8月24日早上9點半,記者來到了上師大奉賢校區,看到電信的校園店內已經是人頭攢動,不少學生和家長在咨詢電信套餐,而且已有多人辦理。
“我們在早上7點就已經全員到位了。‘第一站’在我們奉賢開始,有壓力,但更有信心,我們要全力以赴將工作做好。”奉賢局市場服務處負責人表示,為了有充沛的人力,奉賢局早在數周前就完成了志愿者招募工作,從區局內部招募100多名志愿者,輪番投入秋促大戰中。這是一場高強度“作戰”,大家不僅早上到得早,晚上走得也晚,“別人六七點就走了,晚上我們要到九十點鐘才離開的。”
為了讓更多學生了解電信極具性價比的套餐和高水平的服務,秋促人員工作非常細致:校區內有50多棟宿舍樓,事先做好功課,了解每棟樓內新生入住的情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知曉電信的校園套餐;主動跨出一步,在學生辦理套餐的同時幫助他們設置好路由器,這樣拿到宿舍后插上網線就能夠使用,沒有一點耽擱……
“很實惠、很方便”,在電信校園店內記者碰到了來自江蘇的張先生,他陪著女兒辦理了電信套餐,“我在家用的就是電信不限量套餐,沒想到這里的校園套餐這么實惠,所以沒有太多考慮就辦理了。”
前置營銷更給力
對于校園營銷,很多人的直觀印象是,開學之初的那幾天,人聲鼎沸地在校園現場設攤。實際上,前置營銷越來越受到重視,運營商希望在新生跨進大學校門之前就已成為自己的用戶。
今年公司對于前置營銷更為重視,并從考核機制進一步優化,激勵各方力量做好這項工作。“從高校錄取通知書發放開始,我們就通過迎新QQ群、貼吧、高校迎新官網等各種渠道,讓新生們了解電信的線上預約平臺,可以在線選擇手機號、登記信息、下單支付、實名認證,拿到手機卡后暑假在家使用。”政企部校園市場團隊相關人士說道。
據悉,今年通過前置營銷方式發展而來的學生用戶目標占比將大幅高于去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戰果”不錯。
對前置營銷的重視可謂水到渠成,一方面在線辦理的方式提升了效率、方便了用戶,另一方面隨著手機長途漫游費和流量漫游費的取消,手機消費的地域性逐漸被打破,大學新生有可能辦好手機卡后再來報道,所以越早接觸到學生用戶越有利。而且,隨著秋促現場擺攤設點越來越受限,線上方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今年出現的新變化是,不僅新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辦理電信業務,老生也可以在線續約或者辦理套餐,新生老生一視同仁,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便捷地享受電信服務。
把你變成電信的粉絲
今年電信校園套餐的明顯特征是,全國流量不限量盛行,同時寬帶網速越來越快。“在具備條件的校區,我們都提供了百兆寬帶選項。”校園市場團隊相關人士說。
為了讓學生們享受到更加優良、更加快速的電信網絡,早前公司相關單位就對本市主要高校的網絡質量進行了三網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了針對性優化,提升網絡質量。
校園營銷不是簡單地向學生提供手機服務、寬帶服務,而是與學生之間建立起緊密聯系的紐帶,提升用戶黏性,今年這一特征表現得越發明顯。
為了更好地與學生互動,今年政企部對“上海校園飛young”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優化,在語言風格上有了大調整,沒了“用戶維系”這樣的電信式用語,而是采用學生聽得懂、樂意用的語言,而且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得到進一步豐富,逐漸成為與學生互動的人氣平臺。
現在,通過“上海校園飛young”微信公眾號,學生用戶在簽到后或者完成小任務后可以獲得積分。積分的用途可不小,比如可以獲得“氮氣瓶”,學生用戶在需要快速上網時,就可以甩出“氮氣瓶”,讓網速能瞬間得到提升。通過“上海校園飛young”微信公眾號,學生用戶也能方便找到自己所在宿舍樓的樓長,解決電信業務使用方面碰到的小問題。
將學生用戶變成粉絲,將單純的銷售變成粉絲運營,這樣的校園營銷無疑是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