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橫幅標語,沒有廣告牌,今年年初金山局亭林分局新套餐的推廣可以說經歷了一場“寂靜的春天”——在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的前提下,亭林分局的業務量卻在年初獲得大增。原來,公司在年初選擇浦東、東區、寶山、松江、金山的五個分局作為試點,開展“春雷突擊行動”,推出價格更加優惠的資費套餐。給力實惠的套餐在亭林當地立即獲得了電信新用戶的認可,業務量帶來大幅提升,也使亭林分局在近期銷售競賽龍虎榜的分局榜排行中,一躍進入前三甲的位置。
那么,亭林分局又有哪些銷售策略和經驗值得借鑒呢?記者帶著問題一探究竟。
■記者劉慧瑩
和“老鄰居”共同搭建信任
若想吸引用戶辦理電信業務套餐,建立信任是關鍵。
亭林分局長金吉明告訴記者,在業務推廣中,當地的居委會、物業及房產中介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居委會和物業的介入使用戶對套餐業務的接受程度變得更高,而房屋中介則借助低資費電信套餐增加了房屋租賃優勢。
此次“春雷行動”面向的是電信業務滲透率較低的小區,這對亭林分局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新戰場”。亭林分局第一次跟該小區居委會緊密合作,該小區居民以拆遷搬遷的住戶和本地人為主,小區的物業和居委會著實希望為小區做點實事,所以小區與分局之間一拍即合,整個合作過程都很順利。
亭林分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系小區用戶,告知其電信新推出的優惠套餐,明眼人都看得到的實惠,用戶自然也就很快接受了。針對沒有安裝電信寬帶的用戶,亭林分局聯合物業和居委會,派遣人員到每幢樓的每個用戶家中當面溝通宣傳,居委會還委派幾個樓組的組長幫助分局一起宣傳。由于居委會和居民間本來就很熟悉,使得在新業務的宣傳過程中,輕松搭建起信任。
搭建信任是推廣業務的前提。在亭林分局營業廳中,有一位營業員已經工作了十幾年,不少用戶一進門就來找他辦業務。營業廳人員的穩定性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用戶的信任,他們做的時間越長,附近的居民就越熟悉,也越信任。
員工的流動率會影響到分局的業務量,員工是營業廳的金字招牌,用戶跟他們熟悉了,也就相信他們推薦的業務了,尤其在本地人居多的亭林地區,“熟人”的業務優勢更加顯而易見。
“新用戶難,老客戶維護同樣也是難點所在。”金吉明告訴記者:“近年來寬帶價格戰愈演愈烈,我們維護老用戶難度越來越高。”在對老用戶的維系上,亭林分局會在用戶套餐到期后,在原有價格的基礎上把速率提升上去,再把IPTV融合進去,在填充內容和質量的基礎上不提升價格,以此來提高用戶的黏性。
漂亮的業績離不開靠譜的團隊
金吉明認為,近階段漂亮的業績一方面歸功于配合出色的團隊,另一方面也要感謝區局在各方面的支撐。
分工明確是整個任務推進過程中的最大特點。在亭林分局營業廳,新增業務或過戶由營業廳進行辦理,如果是其他的業務,用戶在手機上就可以自行辦理。而這次低資費套餐的推廣,整個營業廳都沒有受理,而是由營維人員直接上門受理、甩單。營業廳里的手機銷售人員會幫忙宣傳低價資費套餐,如果用戶有需求,營維人員會上門受理。
在這次試點工作任務下發后,亭林分局對自己的營維人員、客戶經理組織了一次套餐培訓,要求大家把精力全部花在試點活動上,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了考試。在工作落實過程中,營業員每天都會記錄銷售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分局會制定總指標,同時分配到每個銷售成員。在每晚大家對當日銷售情況進行匯報時,如果一個銷售人員今天或近期的指標低下來了,分局就會幫助他對原有數據進行梳理,店長也會幫助他一同想辦法完成任務。
為了提升團隊競爭力,分局也采取了一些舉措。整個亭林分局分為營業廳、營維渠道和客戶經理三個部分,這也是影響業務增長的三個重要方面,若想獲得更大增長,需要三大塊同時發力。在進行專項突擊時,亭林分局就會組建團隊,每個團隊包括一個客戶經理、一個營維人員以及一個營業員,不同團隊相互競爭以提升整個分局的競爭力。
好的團隊不僅需要壓力,也需要來自同事之間的關懷與溫情。金吉明告訴記者,如果誰家里有事,分局都會關心,找時間進行慰問和探望。如果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也會獲得專業職能部門的支撐,這樣員工打心里感到舒服,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