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站 10000號國立臺
● 上海電信10000號國立臺國立二班的曹旖在客服崗位上已有近5年,多次獲得萬號的各種榮譽,包括10000號親和力大使、最美客服等。
● 根據曹旖的粗略估計,她一個月接2300個左右電話,至今接的電話已超過10萬通。每接通一個電話,曹旖都有個最樸實的愿望:用自己的好服務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體現出一個客服人員的價值。
1、15分鐘,幫老人激活電話卡
6月底,一名年過6旬的老人的求助電話打到了曹旖這里。老人急需激活剛剛辦理的新UIM卡,第二天就要使用。“老人不想去營業廳,孩子不在身邊,自己也不會網上激活,便向10000號求助。”
曹旖告知老人,只要登錄上海電信線上渠道便可遠程完成實名認證。但是由于老人平日里不太使用智能手機,這短短的幾個步驟,曹旖和老人溝通了足足15分鐘。
“尋找線上入口就花費了不少時間,老人打字慢,還有的字不會寫,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給他聽,把不會寫的字拆分開來告訴他怎么寫。”在曹旖的幫助下,老人終于順利進入了小程序。實名認證需要拍照上傳身份證及刷臉認證,但是老人拍的照片出現畫面模糊、缺邊缺角的情況,上傳總是不成功,老人在電話那頭也急躁起來。曹旖不斷安撫老人:“您慢慢來,我肯定陪您弄好才掛電話,您不用著急。”得到安撫的老人家逐漸“淡定”,身份證上傳成功后,便來到最重要的環節——刷臉認證。
“怎么提示不成功呢?”“這個不對啊,它拍不到我的臉嗎?”老人嘗試兩三次刷臉認證失敗后,連續向曹旖提出了疑問。曹旖思考片刻后詢問:“您是否有露出包括耳朵在內的五官呀?”“如果佩戴帽子,需要摘一下。”老人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佩戴了一頂遮陽帽,將耳朵擋住了一部分。摘下帽子后,老人終于順利通過了刷臉認證環節。
15分鐘,曹旖不僅幫助老人激活了電話卡,也得到了老人的連聲感謝。
2、深夜下班前,幫用戶緊急移機
“您好,我明天著急搬家,來不及去營業廳了,想馬上辦理移機,保留原號碼。”6月的一天晚上,已經接近22:00了,曹旖即將下班時,接到了這通電話,話筒里傳來一名6旬老人急迫的聲音。原來,第二天下午老人就要搬家,上午短暫的時間外加炎熱的天氣,老人便想嘗試線上辦理的快捷流程。
曹旖查詢后臺后發現,老人之前辦理過“全屋WiFi”業務,其中一個權益是可以免掉100元的移機費用,但需要在“上海電信”小程序內領取該權益才能使用。曹旖立即告訴老人該項權益,老人得知后十分高興,并詢問操作流程。
“權益領取流程相對簡單,界面也簡潔明了,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但很順利,可線上移機辦理卻讓老人犯了難。”曹旖說,移機辦理需要填寫身份證號碼以及家庭詳細住址,但老人只知曉自己所住的小區名,并不知道具體的街道及路段信息。在詢問小區名稱后,曹旖幫助老人查詢了詳細地址并告知他。
老人打字速度很慢,曹旖不時安撫道:“不著急,我陪您一步一步來。”輸入完地址及身份證號后,老人長舒一口氣,連聲對曹旖表達感謝。掛斷電話前,曹旖囑咐老人,明天搬家時,記得帶好設備;師傅上門時,可以提前準備好身份證件。電話掛斷時,已經過了曹旖的下班時間。
第二天,曹旖依然記得昨晚的那個緊急電話,全天跟蹤工單。下午5點,工單顯示處理完成,曹旖便給老人去了通電話確認。電話另一端,老人笑聲爽朗,“你放心,一切順利!”曹旖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員工有話說
不是沖著好評去服務
口訴者:曹旖
在接聽用戶電話的時候,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幫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并不只是為了好評才去服務好用戶。
上述兩個電話的通話時間都比較長,但最后都圓滿地為用戶解決了問題。有時用戶就算動作慢一點,通話時間長一點,我也愿意等,真正解決好問題才是好的服務。尤其當接到老人的電話時,我更會站在老人的角度,去判斷他們的操作方式和思維邏輯,盡量提供最細致的解決方案,花再多的時間也是值得的。